从较场口的日月光广场出来,马路对面就是老太婆串串香,这是我在重庆吃过的串串香中最便宜的。在大多数商家都选择用称秤替代数签签的时代 ,它还是一如从前,透过路边的窗台能够窥探到一片热气腾腾。
从旁边的巷子往里走就能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繁华新潮的解放碑背后,这里的生活仿佛还停留在20年前。
高大的黄桷树遮盖住头顶的空间,两旁并不算高的老居民楼,显得有些无力,一楼的商铺大多都是一人或夫妻经营,小而热闹。
老房子的窗外挂着腊肉、香肠以及风干的萝卜,五颜六色的衣物挂在临时支起来的木棍上……入目之处皆是生活。在天官府,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楼梯房,充满了历史的年代感。
因此,独食日的出现着实有些突兀,木质的门窗、暖黄色的灯光,由内二外散发出一股日式小清新的氛围,与周围的建筑格格不入。
怀着一颗好奇心我凑近瞧了瞧,更是大吃一惊,这居然是一家火锅店!
根据店门前的海报,游品了解到这是一家看不到服务员的店铺,在这里绝对不能大声喧哗,采用扫码点餐的方式。这种火锅店还是第一次见,我跃跃欲试,小心翼翼地推门进去了。
因为是下午四点,所以店里一个客人都没有,四处都是静悄悄的,脚踩在木地板上发出“嘎吱”的声响。走廊外侧是一排飘窗,原木和玻璃的简单搭配,隔绝了窗外的杂音,静谧又有格调。
飘窗中间用几个木箱子隔开,客人可以在这里的等位或者闲聊,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木箱里展示着一些纯手工制作的餐具、杯具,如果大家喜欢还可以直接买走,价格也不贵。
穿过走廊,就来到了用餐区,中间的位置是调料台,16种调料装在瓦罐里。比起一般餐厅里的调料台,看起来更加精致,打调料的时候心情也会更加愉悦。
调料台两边分布着两排餐桌,每张餐桌都是一个小隔间,小隔间里除了桌子,只有一把椅子。桌子上有一个卡式炉,以及配套的餐具,隔间的墙上有USB充电接口,还配有一本菜单、涂鸦册。
正前方是一个竹席,竹席旁边就是服务铃了,按下之后头顶的灯就会点亮,服务员立马就会过来打开竹席,询问你的需求。
这里有两种锅底可以选择,红汤和番茄,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当然选了红汤。过了一会儿,服务员就掀开竹席,把一个小铁锅放到炉子上,还贴心地给我介绍:“我们家的锅底都是一次性的,所以味道味道要清淡一点哦!”
单人套餐68元,除了锅底,还有12道烫菜和一杯酸梅汁,食材都装在精致的餐具里,基本上把整张桌子摆满了,看着就非常有食欲。
先喝了一口酸梅汁,别看它颜色不深,喝起来却特别有滋味,但又与那种冲泡的劣质酸梅汁不一样,清爽解腻,恰到好处。
炉子的火并不大,等了大概5分钟左右,锅底就烧开了,先把耐煮的食材下锅,再把其他食材涮着吃。锅底的味道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香的,虽然不比老火锅的牛油味那么浓郁,但麻辣的味道恰到好处,吃起来很带劲。
像巴沙鱼、土豆、午餐肉、香菜丸子、肥牛卷、火锅粉这些食材都很好吃,最令我意外的是这份不起眼的方便面,面条很粗很厚实,应该是韩国方便面的一种,煮过之后麻辣的味道完全渗透进去,吃起来很入味,辣得很爽。
吃完这一顿一个人的火锅,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当我站起来才发现旁边的位置都快坐满了,甚至还有很多人在外面拍照打卡,人气还挺火爆的。
确实,像这种小店,特别符合现在网红店的风格,而火锅是重庆男女老少都喜欢的美食,两者结合做出来的小清新火锅店,也还是挺有趣的。一个人去餐厅吃饭难免尴尬,独食日就是专门为独居者打造的,解决了我们的烦恼。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现代、科技、时尚的产物,因此旧的老的渐渐被遗弃。但在重庆,年轻人反而更喜欢这些老城区,这里有真正的重庆故事,也有真正的重庆味道。
像独食日这样的小店,将重庆的老居民楼利用起来,创造出一些新的玩法,新旧交替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化学反应,令人着迷。
你们觉得这种火锅店怎么样呢?你们会选择在这里吃火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