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寒凉,寒气渐生。正气不足、虚寒体弱等人群一定要做好这几点。
寒露过后,气温明显下降。早晚温差大,路上的行人也穿上薄外套了。
元朝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是指此时的气温比之前降低,地表晨露变冷,即将凝结。
寒露后也是寒气渐生的转折点。人体也相应的会有寒气的感应和表现,我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防寒于未然」。
寒病多发季,侵袭人体脏腑、关节
民间有句俗话叫「十病九寒」,说明「寒」对人体影响之大。寒病多发于冬季,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
寒邪会导致人体血液循环不畅通,例如人体手脚冰凉、容易腹泻、宫寒、痛经、腰部酸痛等。
寒邪以「寒冷、凝滞、收引」为基本特征。寒伤阳气,故寒邪致病,全身或局部均有明显的寒象;寒胜则痛,寒与痛常被联系在一起,表现在骨关节痛、腹痛、头痛等;寒凝则气收,表现为无汗、拘急作痛或屈伸不利等。
1
寒邪伤阳,让身体呈现一派寒象
寒为阴邪,其性属阴。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阴阳失衡,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阴寒所伤,故云「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阳气受损,失于温煦,故身体可出现一派寒象。
如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则现恶寒发热、无汗出、头昏沉等,称为「伤寒」。
若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脏腑阳气者,谓之「中寒」。
若寒邪伤及脾胃,则纳运升降失常,出现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肺脾受寒,则宣肃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
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2
寒凝经脉,阻滞气血导致身体疼痛
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
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
若寒邪直中于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人身水谷精微物质的输布,有赖于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才能畅通无阻。寒凝经脉,气血失于温煦,易使经脉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
故而寒邪致痛特点明显,得温则痛减,逢寒则痛剧。
3
寒性收引,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
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引拘急」的特性。
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屈伸不利、冷厥不仁;若寒邪侵袭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故发热恶寒而无汗。
现代人的不良习惯,让你内寒滋生
1
长期晚睡,熬出内寒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睡眠应早睡早起,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如果此时不睡觉,即把阳气之苗扼杀了,长此以往,阴盛则阳虚,阳虚则寒。
《灵枢·卫气行》:「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一天之中,阳气昼夜循于周身御敌于外,夜晚归于阴,一年之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秋季特点,阳气逐渐敛降于阴分之中,潜藏封存,阴阳和合才能身体健康,然而很多夜猫子爱好熬夜,晚上还要亢奋不睡,迫使阳气外越,不能敛降于阴,耗散阳气,导致阴阳失调,寒邪趁虚而入。
2
露腰露脐,冻出内寒
现代社会以「露」为美,女性流行露脐装、露腰、低胸、露背装,够性感,但也够「冻人」。
露脐正是神阙穴,神阙是胎儿与母体精神与营养沟通交换的重要联系,其具有培元固本之功,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若神阙受寒,轻则腹泻腹痛,重则胞宫受寒导致痛经、小腹冷痛,不孕不育等。
后腰部为一身阳气所过,肾俞、命门等重要穴位均聚于此,背部阳气受袭,易出现腰痛、腰部坠胀感,「腰重如带五千钱」等不适;讲究美的同时也要做好保暖工作,健康的美才是真的美。
3
嗜食生冷,吃出内寒
俗话说:「病从口入」,喝了一夏天的冷饮、奶茶,更有甚者早上起来也是一大杯冰水,水果也是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吃。
贪吃冰凉生冷食物,就相当于在体内开了个「大冷库」,长此以往,寒邪就会在体内安营扎寨。
脾胃受寒,腹冷如冰,寒凝中焦,很多人会胃纳差,不欲饮食,便秘等,会被误解为「上火」。反而更加进食「下火」的寒凉食物,恶性循环反而不断加剧阴寒堆积。
中医认为「塞因塞用」,因寒导致的便秘,就应该忌口,不让寒邪继续「吃进来」的同时,以温中散寒的方法解决。
做好这三点,除寒、护阳温暖过冬
1
多吃温热食物:健脾又驱寒暖身
深秋寒凉,饮食可以多选温热之品,晨起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配红枣、山药等,既可补脾胃,又能驱寒暖身。
小米可益肠胃、补虚损,加之久熬温食,大可补益中土,脾胃功能为水谷精微物质化生之源,脾阳不虚胃阳不弱,气血津液化生有余,输布四方,营行脉中,卫阳于外,营卫调和,身体健康。
但小米性微凉,小米粥多食则从小便出,很多人进食小米粥后会自觉小便量多,可不必太过担心,温粥可覆小米微凉,脾胃功能稍弱者可服用;平日不耐寒热,饮食限制较多的人群建议少喝。
2
晒背:养护阳气增强抗寒能力
后背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每日坚持晒后背可增强抗寒能力,提高免疫力。
晒后背,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晒后背的时间,建议午后14点左右,可选择较为宽敞地方,晒30-40分钟左右为宜,出少量汗、微微困倦效果为佳。
注意,此时不宜吹风,秋风金气肃杀之气较重,多着秋风,易生外感,正如《黄帝内经》所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其中道理便是如此。
3
艾灸、泡脚:潜藏阳气防未病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
意思是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以后,很快进入深秋和寒冬季节,应当重视足部保暖,防止下肢受寒。
可以通过中草药气味归经之理,持续加热,熏蒸于皮肤表面,风、寒、暑、湿随汗而解,增强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从而改善身体机能,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活血化瘀,消积化滞作用。
因此,寒露节气前后施以艾灸可助阳气,阳气足则「抗寒」,收敛阳气使阴精潜藏于体内,防御慢性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