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2阅读
  • 1回复

[精彩影评]张一山《鹿鼎记》差到破纪录,高配阵容,为何产出低配效果?[3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309
金币
33107
道行
18937
原创
750
奖券
327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56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4-09-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0-11-18) —
2020版《鹿鼎记》一出,所有烂片都安全了:年度最差轮不到你们了!
知乎评分2.3,豆瓣评分2.5,史诗级别的车祸现场。
历任金庸改编剧作里,都没有这样夸张的糟糕效果。
光线那版2.5的《笑傲江湖》,很有可能就此改变千年垫底的命运。
点开剧作,眼前一黑,一时之间分不清楚张一山演的是《鹿鼎记》还是《西游记》还是《动物世界》,演成这样是六耳猕猴都不合格吧?
最可怕之处在于,这部剧拿着高配版的阵容,拍出了比所有低配都更荒唐的效果


一,高配阵容、低配效果。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依旧是武侠故事的世界观设定,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内核又是反武侠反英雄的,可操作空间很大。
年轻演员里谁最适合演韦小宝?
张一山是呼声最高的人选。
《余罪》里他有公认的出色表现,《春风十里不如你》《柒个你》虽然有争议,但也以好评为主;今年播出的搭档潘粤明的剧,问题很多让人看不下去、但责任主要不在张一山。
《鹿鼎记》里的张一山,打开方式太吓人了。
油滑夸张的挤眉弄眼,生硬做作的喜剧表现,分分钟让人奇怪:张一山你怎么了?
表现人物高兴,就大摇大摆夸张走路。
表示惊讶,就震惊翻死鱼式白眼。
张一山此前诸多角色里,对表演的理解,都不是如此外化、生硬、浅层的
这完全不像从小演戏的刘星,而像是第一天被塞进片场、水土不服的爱豆。
剧作播出后,有人说张一山这种小痞子的油滑质感,看似适合韦小宝其实不适合,倒也未必,《余罪》里他也不是这样。
这根本就没有任何质感。
剧作拍成这个鬼样子,当然不是张一山一个人的锅。
这显然是一个集体翻车的故事。
导演马进,拍出过《幸福来敲门》等作品,上一次和张一山合作的《春风十里不如你》品相也不差。
编剧申捷,是《鸡毛飞上天》《白鹿原》的编剧,手握诸多奖项。
这版鹿鼎记,让人很怀疑:编剧导演这真是你们的作品吗?真的不是挂名吗?
田雨刚刚凭借《庆余年》里的王启年喜提白玉兰男配,多年靠谱角色熬出一个奖项不容易,但《鹿鼎记》里又是怎么回事?
在整体画风跑偏、故事质感劣质、人物角色缺乏动机链条的情况下,人保戏只能是奢望。
田雨这版海大富,站起来和小桂子出门的时候,拿的大概是古早游戏《植物大战僵尸》剧本。
剧作拼命打造喜剧画风,但质感非常不入流、很尴尬。
开局场面是评书式、戏说式,没找对打开方式,不好笑。
打架场面上试图拍喜感,但动作戏很粗糙、并没有任何“动作喜剧”的精髓,不好笑。
韦小宝各种贫嘴,太刻意太过,依旧不好笑。
各种风格强烈的配乐轮流出现,风格难以统一、存在感还过于抢戏;衔接镜头又因删减而大量缺失,一锅粥特别乱。


二,浅薄浮夸的“喜剧”误解。

将《鹿鼎记》当喜剧拍,没问题;有问题的对喜剧的理解和表达
开局张一山就夸张到几乎五官全部移位,油腻又做作;
自己为本人配音,居然完全不贴合
完全没法进入角色,而是生演、硬演,做表情念台词而已。
你管这叫喜剧?
剧作里拿什么当笑点呢?茅十八和众人在酒馆打架,屁股撞到桌子这种老套低俗桥段
韦小宝和建宁公主一同出门、一个往左一个往右这种尴尬桥段
金庸先生的小说里,知识分子和市井泼皮视角对照下的错位幽默感,很谐谑很反讽很生动,其实很高级,剧版为什么要去其精华、添加糟粕
浓墨重彩的这段建宁公主和韦小宝打架戏份,叹为观止啊苍天啊大地啊。
韦小宝诈死,简直是侮辱观众智商
韦小宝说:你闹就是因为宫里公主太多了,你要找存在感。
然后上一秒还喊打喊杀的公主、下一秒就因为被金手指戳中隐秘心事而满地打滚了。
真.满地打滚。
滚来滚去滚了好多圈。
剧作播出当天,高高挂在热搜榜第一位的词条是“唐艺昕饰演的建宁公主好可爱”。
你管这叫可爱?
华语剧作之耻啊
小说里金庸的设定是建宁是唯一的公主,康熙挺喜欢这个活泼的妹妹;这对兄妹都有些小孩子心性想找人打架,但没人敢和他们真动手,所以小桂子可贵。
小说里建宁公主和韦小宝打架的名场面,是放火烧他头发,被他打之后反而特别开心。
放火烧头发这个细节,很生动,一下子就把阶级差异、懵懂无知的心狠手辣,写得很到位。
至于喜欢打人但自己被打更开心的虐待和受虐倾向,确实有夸张和荒诞成分,但这是角色的核心特质;深宫的孤独、缺爱的变态,前一秒让人牙痒痒、后一秒又让人觉得心酸可怜。
这些内容剧作里要么删除、要么挪后、要么拍得古怪,加了大量“原创”内容
所谓原创,全是套路的买一送一赠送的廉价古偶情节。
韦小宝去偷《四十二章经》,偶遇建宁公主;
韦小宝在鳌拜家里分赃,又有她建宁公主的事;
返回途中,还是有趾高气扬的小公主和小太监的无聊戏份。
设定差,制作差,两位演得也差。
唐艺昕的台词“我已经看见你了,出来领死吧,嗯”,拉长的重音“看见”拖长的“领死”拽长的“嗯”,简直是硬说台词的尴尬教科书。
小说里建宁公主出场很晚,韦小宝去过五台山、到过神龙教之后,回宫才第一次见到她。
剧版建宁公主很早就上线了。
更改女主不是原罪、强化恋情戏份也不是原罪,但拍了一团尴尬垃圾强行投喂“好可爱啊”,要命。
可爱这种特质的基石,是自然不做作、天然不自知
这样一版槽点无数的故事中、唐艺昕这位建宁公主根本就一丝入戏质感都没有。
嘟嘟嘴就叫可爱了?
哼一声、打个滚就叫可爱了?
那张一山版六耳猕猴岂不是甜心可爱教主了?


三,人物动机因果链条缺失。

明明导演编剧都不弱,至少绝对不是拍一星作品的水准,这连环车祸现场到底是怎么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编导团队的代表作大多是现实主义题材
众所周知,武侠故事是另一套独特的叙述范式,其中诸多人物和情节的设定不能脱离这个先验的世界观设定,不能死抠逻辑是否现实。
但这版《鹿鼎记》,某些改动似乎就是在“用现实逻辑校正武侠故事”,总让人觉得有些胡同色彩,古早过时的戏说画风,混杂着巷子口故事般的底层逻辑,很奇怪
“你小点声,你还敢跟我们皇上喊!你把我们皇上吓着怎么办”。
这段太像家门口的小贩买菜还价了,不像韦小宝和鳌拜吵架
韦小宝的确是极其市井的,但武侠(哪怕是反武侠)里的市井,和现实题材里的市井质感,也不是一样的色彩。
起初,舒心酱很疑惑,故事链条如此断裂,剪辑和转场明显很生硬有问题,大概是因为从六十集删到了四十五集,完整版本或许并不是这样
但定睛一看,大篇幅留下的都是唐艺昕的额外女主戏份,这么打架打到六十集、那还不如删成六集吧?
茅十八、明史案这些重要牵引都没了。
茅十八戏份不多,但他是韦小宝离开扬州前往京城的重要楔子,是江湖引路人。
明史案更重要,这背后的不屈的求索的信念感,是《鹿鼎记》的半边魂
然后这版《鹿鼎记》怎么回事?
茅十八没头没脑一顿打,韦春花莫名其妙逼着他带走了自己儿子。
有血有肉的角色,变成了连工具人都不算的出bug版的NPC
海大富和小桂子、韦小宝的故事里,原版是韦小宝杀了小桂子之后假冒小桂子,海大富早知道他是假冒,但起初想探知这孩子的幕后指使、后期想利用他,所以始终假装不知道。
人物动机是合理的。
这版海大富呢,主动指定韦小宝冒充小桂子。
咋的?
冒名顶替这件事,怎么还来了“官方唯一指定版本”呢?
剧作中理顺的一点,是宫里的小太监们都发现了小桂子是假的;但海公公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小说里小桂子蒙脸糊弄人,糊弄了很久;后来才解释大家喜欢他总发钱、对小桂子也没甚印象,所以无人拆穿。
对比小说和剧作的处理,改动中的两大核心关键,一是角色动机,二是逻辑的现实性。
你看哪一种显得更真实?小说里韦小宝蒙块白布、大家就认不出了?看似是很假的、很不现实的。
但小说里韦小宝冒充小桂子,和海大富彼此隐瞒“我以为你不知道我知道”,互相利用互相坑害的动机,合理很多。
剧作的改动,从表面上看、似乎修正了逻辑的现实性,实际上却牺牲了更重要的角色动机
虚构故事的基石,是假定好某种设定,在这个设定之内、按照角色动机去推演人物行动,有些时候角色动机合理比所谓的“逻辑真实性”更重要。
现实题材和武侠题材非常不同,试图用一种类型的逻辑去匡扶调整另一种,太容易翻车了。
更何况,这版鹿鼎记,注重逻辑的改动也没几处,大部分时候都让人头秃,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四,强行营销的反噬。

前文已经说过,《鹿鼎记》开播当天,高高挂起的热搜关键词是唐艺昕版建宁公主可爱。
还有若干尬吹内容。
有意思的是,点开以后,大把网友吐槽。
大型翻车现场。
众所周知,某浪的模式最有利于粉丝控评;在这样的场合,在大量宣传力量的加持之下,都做不到所谓控评,可想而知剧作有多糟糕,所谓可爱有多不可爱。
演员都希望接到好的戏,剧本也扎实、导演也厉害、报酬也丰厚,但天下哪有这么多又能拿奖又报酬高的好事?
(有也轮不到演成这样的,对吧)
所以,如果是因为报酬丰厚、因为其他原因接戏,那么闷声挣钱就完了。
拍那么差还满世界夸好?生怕人家没看见翻车名场面吗。
宣传的本质是传播,让好内容触达更多人、让有意思的内容触及合适的对口受众群众。不是饭圈思维式的颠倒黑白、诈骗式推广,更不是倒打一耙、把客观评论说成“黑子”
(不针对这部剧,说现象)
如今一年才难得出几部精品,好不容易出了精品,由于种种原因、人家搞不好还非常低调不敢做大规模宣传。
我们能见到的是本末倒置的奇怪现象,某些剧作内容本身并不优质,但宣传营销玩出了梗、声量巨大;片段式传播掉转头来倒逼作品加大剧情冲突、强行制造狗血戏剧性
传播价值大过内容价值、甚至回过头来凌驾于内容创作模式之上的倾向,很可怕。
前些天某档综艺里的某个片段分分钟让人头秃,而所谓“路人”放出的精修照骗简直堪称诈骗,会让没看过的真路人误会那片段还不错。
路人当真没有辨别能力么?观众当真没有正常审美吗?不是的,很多影视综项目数据太水、根本没有那么多路人看,仅此而已。
当受众足够多、人群基数足够大时,各项指标都会相对正常。
《鹿鼎记》二点几分,你说冤枉吗?
剧拍成这样,一点都不冤枉
但很多剧的分数都是水分巨大的,从这个角度说《鹿鼎记》属于“人家能作弊他不能”的尴尬状态。
倒不是鹿鼎记主演粉丝不努力,而是金庸先生的大IP有真真正正的毫不掺水的巨大受众群体
换一种模式来拍金庸,方式都可以探讨;拍出的效果不好,从某种程度上说反面教材也是有训诫价值的(正经脸)。
但拍成这样,还要强行夸奖,是觉得我们观众都丧失听觉视觉了吗?
可怕的地方在于,诸多影视剧综作品素来如此硬吹。
《上海堡垒》翻车,滕华涛导演致歉,肯承认拍得烂、已经是很少数的情况;陈凯歌至今都不肯承认《无极》是烂片,一提就炸毛、诡辩、挤兑人。
张一山工作人员回应“小宝还在成长,感谢大家的建议”。
四舍五入一下,就当是变相承认“演得有问题”吧。
《鹿鼎记》很差不可怕,总有些利益相关方试图抹掉“这很差”的声音,那才可怕。
这样的剧能被拍出来,表层偶然性是上述种种因素的随机叠加;深层必然性,是很多人此前成功碾碎了“客观表达很差”的声音、让劣币驱逐良币。

1条评分金币+28
huozm32831 金币 +28 - 2020-11-1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4500
金币
177
道行
12531
原创
906
奖券
1327
斑龄
0
道券
1236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5614(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4-09-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11-17
那张抽傻了的脸 没人气啊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2020-11-1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