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569053
-
- 注册时间2012-06-21
- 最后登录2025-01-11
- 在线时间10726小时
-
- 发帖11426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37258
- 道行18937
- 原创750
- 奖券354
- 斑龄0
- 道券27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569053
- 发帖
- 114269
- 金币
- 37258
- 道行
- 18937
- 原创
- 750
- 奖券
- 354
- 斑龄
- 0
- 道券
- 27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07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1-11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0-09-22)
—
▲ 赣州市赣县区杨雅村,不但山清水秀、四季如春,而且是赣州著名的“水电之乡”。 摄影/杨天鑫-风物君语-赣州:1/4江西,1/5江西人江西的简称“赣”,源于一条河——赣江。沿着几乎纵贯江西全境的赣江溯流而上,直抵其两大源头交汇处,便是赣州,一个面积占江西近四分之一、人口占全省五分之一的地级市。▲ 章水围绕的赣州新城。章水是赣江的源头之一。摄影/林宗健以前,赣州是江西人眼中的“傻大个儿”,穷且闭塞;如今,赣州以连续5年经济增幅居全省第一、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的成绩,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与省会南昌并称江西的“双子星”。这些年,赣州“声名日盛”:江西人惊叹于她的经济增幅,江西之外的人则惊叹于赣南脐橙的美味多汁。循着这些“赣南标签”而去,藏在成片脐橙林后的赣州,便如一幅山水画徐徐展开。一市邻四省,三面环大山赣州确实像一幅画,常年湿润的空气里氤氲着化不开的诗意。许多外地人到赣州游览一番后,都要不吝言辞赞美一番赣州的山水胜景,但赣州人自己心里明白:这赋予了赣州“绝世容颜”的山水,同时也是赣州发展的桎梏。▲ 赣州南部的九连山,是南岭的核心组成部分。摄影/凌家谱江西最南端的赣州东接福建、南抵广东、西邻湖南。四省交汇的区位优势,按说足以使赣州摆脱“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历史角色,早日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但偏偏天不遂人愿:东有武夷山脉;南有九连山、大庾岭;西有罗霄山脉,山地丘陵占赣州面积的80%以上。崇山峻岭铁桶一般围困了赣州,虽说她是“江西的南大门”,但这扇门从一开始就是被关上的。▲ 赣州地形示意。 制图 /F50BB好在上苍关上门的同时,也为赣州打开了“前后两扇窗”。这两扇窗,就是赣州的水:赣州的水,大大小小上千条,大部分由四周向中间汇成章水与贡水。这两条河一西一东,流到赣州主城区章贡区的八境台下时合二为一,成为赣江。赣江浩浩荡荡一路向北,哺育大半个江西后,汇入鄱阳湖,成为赣州的“后窗”,使得她可以北望长江流域,经由京杭大运河,可直达京津地区。▲ 章水、贡水在赣州城区合二为一,形成赣江。摄影/卢文而“前窗”,则是另外百余条水穿越赣州南部,在广东境内汇成的东江。东江一路向南,不仅沟通了赣州与珠江流域,还使得赣州可以南眺南海地区,有了“走向世界”的可能。是“被山封印”还是“因水而通”?这是大自然给赣州人出的一道选择题。客家人的“大本营”是如何炼成的?在赣州,95%以上的人口是客家人,讲客家话。▲ 赣州方言分布示意。从客家方言分布,便可知客家人口分布之广。 制图/F50BB客家人,是汉族的民系(民族内部分支)之一。宋朝造户籍,世居的土著被称为“主”,外地迁徙而来的人被称为“客”,时长日久,这些后来者便自称为“客家人”。历史选择赣州做“客家人的大本营”,而客家人,则塑造了赣州。其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七年,就在赣州设立了南壄(yě)县,但赣州真正迎来大规模发展,则要等到建置500多年后的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迫使晋朝皇室与黄河流域的居民大规模进入长江流域,是为“衣冠南渡”。▲ 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图中建筑为八境台,章水、贡水、赣江交汇于八境台下。摄影/卢文赣州以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张开怀抱,容纳了这些“最早的客家人”。他们背负中原文明,渡黄河、越长江,披荆斩棘、翻越重山,在赣州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安家乐业的同时,也开始一点点建设赣州。▲ 赣州崇义县上堡梯田,最大的客家梯田。摄影/陈彦客家人既保持了古中原文化的风貌,又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最直接的物化形式,就是客家围屋,时至今日,赣州从明代至民国的围屋尚有500余座。唐代时,在宰相张九龄的主持下,客家人凿通梅关驿道,向北,可以连通赣江—长江—大运河;向南,可以连通东江—珠江—南海。在陆路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这是中国内陆最重要的南北水运大通道。▲ 龙南关西客家围屋。摄影/卢文宋代时,经济中心继续南移,整个江西经济达到空前繁荣,“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最”。赣州也因据水路要冲,迎来属于自己的繁荣。与此同时,周敦颐在赣州完成了千古奇文《爱莲说》,也构建了他的理学思想;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别名田螺顶)顶的郁孤台上,苏东坡留下了“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名句;而辛弃疾的一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则直接使得郁孤台名扬天下。他们虽不是客家人,却为赣州留下了文脉。▲ 郁孤台,赣州的“文化高地”。摄影/卢文当文人们挥毫泼墨时,百姓与工匠们则在属于丹霞地貌的通天岩上雕凿出了佛龛造像359尊、摩崖题刻128品。这些精美的佛像、摩崖题刻与赣州的山水美景相得益彰,也为通天岩赢得了“江南第一石窟”的美誉。▲ 通天岩。摄影/曾华荣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又进一步养成了客家人顽强不屈的精神。是以,当元军一路南下时,客家人文天祥举起大旗、召集残兵,在赣州大败元军。虽然最后被俘,但他还是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来警醒后人。就是凭着这股顽强不屈的精神,客家人的足迹如今已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在中国近代史的舞台上,客家人的身影也一直在忙碌着:从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客家人对推动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 赣州宋代城墙,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城墙。摄影/卢文而“客家大本营”赣州,即将迎来的,是一段更为波澜壮阔的历史。近代中国的“大摇篮”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村召开。至此,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正式建立。▲ 瑞金叶坪革命旧址。图/视觉中国瑞金虽是赣州东南部的一个小县城,但却可以沟通赣、闽、粤20多个县。1932年起,红军先后发起赣州战役、漳州战役、南雄水口等战役,进一步巩固扩大了苏区。到了1933年,中央苏区已经辖有60多个行政县,红军和中央苏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瑞金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是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等党、政、军、群首脑机关所在地。于是,一座小小县城,出现了空前的热闹景象,人称“小莫斯科”。▲ 赣州标准钟楼,曾经是赣州城的标志。摄影/卢文中央苏区的蓬勃发展,使得国民党反动派如坐针毡。1933年9月下旬,敌人调集50万大军、200架飞机,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历时一年的反围剿失败后,为保存红军有生力量,1934年10月,8.6万红军主力集结于都河。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赣州人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因此,于都河渡口也被称为“长征第一渡”。▲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图片/图虫·创意主力红军长征之后,项英、陈毅等领导1.6万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开展了3年的游击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游击队奉命下山整改,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这支军队在整个土地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半个世纪后,当我们再次回顾往昔,以“红色故都”瑞金为核心的中央苏区,依然让人肃然起敬:新中国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成员,大部分曾在这里工作、战斗过。新中国开国元帅和将军共1614名,其中588名在曾在此抛洒过热血。▲ 陈毅手书《梅关三章》碑刻。 摄影/陈彦而赣州人民,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他们帮助红军侦察敌情、送弹药、救伤员,240万赣州人,直接参加前线战争的有60万人,其中33.8万人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占全国烈士的7.5%。这些镌刻进历史中的姓名,都代表了赣州人的血性。▲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旧址。图片/视觉中国当我们安享太平盛世时,赣州和赣州人不应该被忘记。奋力“突围”的江西第一大城当革命的车轮轰隆向前时,赣州的经济却日渐落后。古代的水陆交通曾经为赣州带来辉煌,但到了近代,随着五口通商的开始,以及太平天国对江西经济的破坏,赣州逐渐走向衰落。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彻底终结了赣州的交通中转作用,对赣州经济造成“致命一击”。于是,赣州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直到1996年京九铁路通车之前,赣州一直处于“铁路空窗期”。要想富,先修路。近些年,赣州似乎终于反应过来了,开始积极完善自己的铁路交通网:▲ 赣州水陆交通网。 制图/F50BB2006年,赣州通往福建的赣龙铁路建成通车;2014年,赣州通往韶关的赣韶铁路建成通车,并沟通京九、京广两条纵贯中国中部的大动脉;2016年,赣州通往深圳的赣深高铁以及途经赣州的兴泉铁路开工建设,这两条铁路预计2021年全线通车。▲ 2015年12月26日,赣龙铁路复线通车运营。图/视觉中国赣州人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短短十几年间,将赣州变为中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山岭上水果飘香,山岭下面的矿藏,也得到相应开发:60多种矿产中,钨矿资源占全世界的60%,号称“世界钨都”;丰富的稀土产量,也让赣州在今天复杂的世界局势中备受关注。▲ 赣南脐橙。摄影/李若渔农业与工业并举,为赣州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2020年4月,于都等7个贫困县(区)已成功“摘帽”,赣州又向前走了一大步。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突破山岭阻隔的赣州,很可能成为辐射赣南、闽西南、粤东北的客家地区中心城市。当这座“江西第一大城”真正变得强大时,整个江西在中部的崛起,也将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