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保健品花样和宣传方式
层出不穷
功效也吹得天花乱坠
有些人群容易被忽悠
蛋白粉:健康人根本不需要
如今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也有人瘦得皮包骨,一点也看不出血色。于是,有商家说了,应该补充蛋白质。然后,蛋白粉就开始卖起来了。
实际上:一罐400克的蛋白粉要卖两三百块。而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的蛋白质,这些数量的蛋白质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的。
因此,正常饮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粉的。
葡萄籽:商家偷换概念
平时吐掉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传为能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各种“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卖得火热。
实际上: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细胞的实验数据不少,但结论前提都写得很明确——“体外实验能够抑制癌细胞”。
“体外实验”只能说明可以针对特定癌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够在体内抑制癌细胞。
高钙奶:不比普通牛奶有用
买牛奶的时候,常常会看到高钙奶,其价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营养师介绍,所谓高钙奶只是在生产的时候人为地额外添加了一些钙,也就使得奶中的钙含量高一些了。
实际上:普通牛奶中的钙为乳酸钙,吸收率较高,而高钙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钙,吸收率较低。高钙奶喝了也不等于能将所含钙成分完全吸收,其实普通牛奶也就够了。
鱼油:吃鱼就够了
各大保健品专柜,鱼油常常是“大花魁”。真的那么好吗?
实际上:既然鱼油来自于鱼,提纯鱼油并不稳定,那么吃鱼不是更直接有效吗?答案是肯定的。除了鱼油之外,鱼还提供优质的蛋白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鱼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很低,这对于心血管健康也是极好的。
解酒药:并不能减轻醉酒危害
中国人向来有劝酒习惯,尤其对于生意人来说,更是应酬不断,酒水不断。于是,药店里各种解酒药卖得火热,还宣称可以千杯不醉。
实际上:解酒药只是个噱头。实际上他们并非药品,而是保健食品,成分也只是和护肝有关,并不能减轻醉酒的危害。
解酒最根本的方法是适量饮酒,每天饮白酒不超过二两,饮啤酒不超过两瓶。
儿童酱油:有害无益
儿童酱油广告宣称,专为儿童健康研制,适合拌饭、清蒸食物等,充分考虑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味觉特点,起到开胃的作用,还可补充营养,富含氨基酸、有机酸、碳水化合物等儿童所需的营养元素。
实际上:儿童饮食完全不需要额外再用酱油来调味。正常饮食中含有的钠,已经足够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盐都是多余的。而且小时候越“重口”,长大之后就越难以控制盐的需求量,高血压风险也就越高。
养胃饼干:还不如苏打饼干
随着“猴菇饼干养胃”的说法越来越流行,市场上与猴菇有关的食品越来越多。
实际上:据专家介绍,从药物的角度来说,它的有效剂量、主要作用、副作用,是否有不良反应,适应人群、禁忌症、炮制剂型等都是有规定的,符合要求的用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所谓的“养胃饼干”,很难达到其宣传的养胃功效。
而苏打饼干本身就是养胃的好帮手,花大价钱去买所谓的养胃饼干,倒不如几元一大包的苏打饼干。
初产蛋:珍贵≠更营养
“初产蛋”即鸡开产一个月内的蛋,被很多人认为是浓缩了精华,不惜高价也要买来吃。一些商家也宣称初产蛋能促进大脑发育和增强体质,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合产妇、学生及老年人食用。
实际上:“初产蛋”是指母鸡在110天-130天内生产的第一窝蛋,虽然“珍贵”,但营养价值并不比其他普通鸡蛋高多少。
而且,初产蛋健脑的说法也不靠谱,有益大脑健康的营养物质主要是n-3脂肪酸、卵磷脂等,没有数据显示初产蛋的这些物质含量比普通鸡蛋高。
黑糖:只是长得黑
黑糖食品成为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称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养生作用。当然,价格也要比红糖高。
实际上:专家说,“其实黑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糖,功效上和普通红糖无异”。很多人认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其实,黑糖和红糖一样都属于蔗糖,两者本质上并无差别,在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上也相同。
黑枸杞:还不如吃茄子
黑枸杞一度被称作“软黄金”,商家宣传称其有很多功效,价格高的每公斤数千元,甚至引发盗采野生黑枸杞。
实际上:黑枸杞只比红枸杞的花青素含量高一些而已。其实,日常的紫黑色食物,比如葡萄、茄子、紫薯、桑葚中都含有花青素,想通过黑枸杞来补充,性价比很低。
蜂胶:尚未有科学依据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上采集的树脂再加上自己的分泌物得到的一种胶状物,能阻挡细菌等外来侵袭,古埃及人用它来疗伤、消炎等。这么厉害?对人体也很有效咯?
实际上:商人们觉得蜂胶既然可以阻挡细菌的入侵,那么“抗菌”“抗病毒”到“调节免疫”“抗肿瘤”应该也不在话下吧?事实上,对蜂胶功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或者细胞身上,针对人的实验规模并不大,在医学上还不足以得出上述宣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