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88阅读
  • 1回复

[纯水]狄仁杰与娄师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074
金币
95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75
斑龄
190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996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18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2-10-03) —
         一

狄仁杰与娄师德皆以大名传后世。所不同的是:前者被冠以“大唐名相”“千古人杰”的美誉,受到世世代代的称颂;而后者,则因为一个成语“唾面自干”而一直被指斥、讥讽。

武则天时代,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拓土开疆,国势蒸蒸日上。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她善于选人用人。能者上,庸者汰。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英明的驾驭者,怎么会选用一个没有才能只会忍辱到“唾面自干”的人为相呢?实则娄师德的贤能为此成语所掩盖,以致后人留下了刻板印象。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武则天时代的这两个重要大臣——狄仁杰和娄师德。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仪凤元年(676年),狄仁杰迁任大理寺丞,专司审案。这年九月,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太宗昭陵园内的柏树,高宗大怒,下令将他们处死。狄仁杰据理上奏道:“二人论罪应除去名籍,而不应受如此重的刑罚。”高宗不容分辩地说:“我若不如此就是不孝子啊!”狄仁杰据理不让:“现在因为误伐一棵柏树而杀掉二位将军,将令国法失信于天下,从此,人们将何所适从?”高宗终于冷静下来,饶恕了这两人。

天授二年(691年),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身居要职,狄仁杰谨慎自持,从严律己。一日,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很有政绩,你想知道诬陷你的人吗?”狄仁杰说:“陛下认为我有过错,就请让我改正;知道我没有过错,就是我的幸运,我不希望知道诬陷我的人。”武则天对他坦荡豁达的胸怀深为叹服。

武则天常称狄仁杰为“国老”,“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狄仁杰也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则天从不允许。狄仁杰每入见,武则天“常止其拜”,并说:“每见公拜,朕也身痛。”久视元年(700年)秋九月,狄仁杰病故,年七十一岁。武则天悲恸异常,失声叹道:“朝堂空矣!”“天夺吾国老何太早矣!”遂赠狄仁杰为文昌右相,并宣布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嗣后,又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狄仁杰,青年入仕,耄耋而逝,效命唐室数十载。他勤于吏职,政绩卓著;刚正不阿,敢于直陈己见,对朝政多所匡正;有胆有识,不向邪恶势力屈从,昭彰后世;他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佐助武则天立下不朽功勋。他的诸多传奇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

狄仁杰的建树和作为无愧于千百年来的称颂和赞誉。

可是,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表现,却不能不提另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娄师德,因为他是狄仁杰真正的伯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流传了好长时间的名言,一直到今天还是不退其真理的光辉。

《新唐书·娄师德传》载:狄仁杰当宰相之前,娄师德曾在武则天面前竭力推荐他,但狄仁杰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过是个普通武将而已,武则天察觉此事后,便问狄仁杰:“师德贤乎?”狄仁杰说:“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武则天又问:“知人乎?”狄仁杰说:“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武则天笑着说:“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于是令侍从取来文件箱,拿出十几篇娄师德的奏折给狄仁杰看。这些都是娄师德力荐朝廷重用他的。

狄仁杰读了之后,十分惭愧,惊惧得汗透衣衫,连连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出宫后感叹说:“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狄仁杰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师德默默容忍而不自知,反而一直自以为是。娄师德却从来没有半点骄矜的表现,狄仁杰自认比娄师德差远了。狄仁杰于是至娄府当面赔礼道歉。娄师德曰:“吾见公刚直,所言不偏,能为国安民,吾故荐公,必能匡复唐室,实为公忘私也。”娄师德备酒款待而别,自此之后,二人相善如初。

仅此一端,便知娄师德的胸怀和德品了。其实,娄师德的优秀非止一端。



娄师德,字宗仁,与狄仁杰是同一年出生的,先狄仁杰一年逝世,郑州原武(今河南原武西)人,唐朝大臣、名将。

娄师德自幼才思敏捷,弱冠便以进士及第授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

仪凤二年(677年),唐高宗鉴于来自吐蕃的威胁,颁发《举猛士诏》,娄师德虽身为文臣,却心忧天下,毅然从戎。第二年,双方在青海岸边交战。由于正副总管不能协同一致,致使唐军折损严重。危急时刻,娄师德挺身而出,收拢逃散的士兵,扎营于易守难攻之地,唐军士气才得以重新振作。朝廷从娄师德的身上看到了西部边陲的希望,于是,命令他出使吐蕃,与吐蕃大将论赞婆会于赤岭。会谈中,娄师德宣达了唐高宗愿与之和平共处的旨意,并以坚定的意志和诚恳的态度,有理有据地陈说了战和的利害关系,论赞婆听了十分高兴,当即撤兵,自此,唐吐边境安宁数年。几年后,娄师德在一次战役中,身先士卒,勇敢无畏,指挥有方,唐军士气大振,八战八捷。边庭军事上取得这样巨大的胜利,朝廷上下欢欣鼓舞。朝廷任命娄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充任河源军经略副使,并赞曰:“卿有文武材,勿辞也!”

天授元年(690年),为嘉奖娄师德屯田靖边之功,武则天亲下诏书曰:“卿素积忠勤,兼怀武略……勤劳之诚,久而弥著,览以嘉尚,欣悦良深。”长寿二年(693年),升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步入宰相之列。

娄师德为人宽厚,深沉量大,极能容人。

据《太平广记》载,一次,娄师德遇到一个街头混混,指名道姓辱骂他,他就装着没有听到转身走开。有人转告他,他却说:“大概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他明明喊着你的名字骂!”他说:“天底下难道没有同姓同名的人吗?”这个人还是为他愤愤不平,他说:“他们骂我你再重复一遍,等于是骂了我第二遍,我真不愿意听你复述这样的话。”

娄师德不徇私情,严守法度。一次,他到梁州去考察屯田。他的一个同姓乡邻在那里当屯田官,犯了死罪。夜里,有人偷偷来见娄师德,请求为他说情。娄师德一脸正色地对他说:“犯了国法,就是我的亲儿子,也不能放过。”等第二天宴会上,都督许钦明对娄师德说起此事,娄师德说:“我听说了有这么一个自称是我同乡的人,他犯了国法,我其实根本不认识他。只是小时候同他父亲一起放过牛。请都督不要因为我而失了法度。”许钦明立即让人将那个罪犯带到大厅。娄师德严词训斥说:“你辞别父母,来求官职。但是做了官,却不干净,你知道下场吗?”说罢,拿了一盘饼给他,说吃去吧,死罪是免不了的。

上面这个故事出自《朝野佥载》,其作者张鷟和娄师德同朝为官,作为宰相娄师德当排在狄仁杰之上,为武周时期第一人。张的说法或可商榷,但其所论,绝非单凭个人好恶,无根无据妄断臆说。而《旧唐书》亦给娄师德相当高的评价:“娄师德应召而慷忾,勇也;荐仁杰而入用,忠也;不使仁杰知之,公也;营田赡军,智也;恭勤接下,和也;参知政事,功名有卒,是人之难也,又何愧于将相乎!”

娄师德有知人之明,受娄师德举荐的狄仁杰亦有知人之明,举荐过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位正派干练的官员,他们不仅政绩突出,且清正廉洁,作风硬,品行好,形象佳,他们被武则天先后委以重任后,政风为之一变,朝中出现了一种刚正之气。

狄仁杰与娄师德,不愧为千古贤相,同心同德,勠力与共,将盛唐故事演绎得气势磅礴,壮丽雄浑,为后人久久怀念。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至尊狼王

UID: 74095

精华: 47
职务: 山庄贵宾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809425
金币
48288
道行
19085
原创
288
奖券
12472
斑龄
0
道券
129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0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15
最后登录: 2024-11-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8-19
娄师德果然人如其名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