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0阅读
  • 0回复

[美食文化]巧食纷纭话七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8226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07
时令美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夜晚的星空总给人许多浪漫的遐想。明天就是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然而,在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中,“七夕”已不再是个单纯的悲情故事,而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自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所承载的民俗意义,既特殊又难忘。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每个传统节日也意味着有了大吃一顿的理由,确实,单纯从饮食来讲,七夕节的美食也很有说道的。

接地气的五子“拜织女”

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但古文献中有关乞巧的最早记载,是在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里:“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到了宋末元初,乞巧节已相当隆重,据说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依旧人流如潮,车水马龙。

据说夜深人静时,少女们能偷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脉脉情话,日后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于是,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少女们纷纷煮了桂圆、红枣,炒了榛子、花生和瓜子,在瓜果架下设供桌“拜织女”,为自己的姻缘默默乞求着。延续至今,七夕“拜织女”依然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除了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还有茶、酒、新鲜水果等。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非常接地气。

江米条和巧芽面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都可以成为节日的食物。像南方人过七夕有吃江米条的风俗。江米条是一道汉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后在焖锅里蒸出来,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秆成圆形,晒干用油煎出来,最后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北方人认为七月初七吃巧芽面能获得巧意。因此,北方有做巧芽面的习俗。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放到炕头上,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

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然后热锅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锅,酱油、醋炝锅,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应节食品数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手巧的女子用面粉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再入油锅煎炸而成。巧果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这种巧果,外酥里暄,色香俱全,沿袭至今,制作与模样都有了变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地的巧果花样百出。有的地方制作巧果是在作坊里,寻常人家没有模具是做不起来的。加工好了的巧果方方正正的,与绿豆糕大小相仿,中间刻有人物图案,还加以红绿丝点缀。当时,巧果在上海也算是一种时尚食品,平常像一道摆设似的,放在国营商店出售。家庭条件不济的人家,便在七月初七自己动手做巧果应时。

乞巧果的做法并不难。在面粉里面加入适量的鸡蛋和糖,不掺水,用油和面。面和好了以后,揪出一小块,摁进模具里,然后反过来一敲,一个个图形各异的巧果就做出来了。也有图省事的主妇早早就把面粉和好,发酵,加入糖、芝麻使劲揉匀后,摊在案上擀薄,用手搓成各种形状,一颗颗放到太阳底下曝晒。等巧果全部晒干了就下锅炒,炒成一身金黄,冷却后收在碗橱顶上的坛坛罐罐中贮藏,想吃的时候摸一两块出来解解馋,那美味不输于现代时尚版的零食。

现在,市场上各类的糖果、饼干等零食骤然增多,巧果也就此淡出了市场。但在乡村七夕这天,许多老人依然要做巧果、供奉乞巧果子。对于他们来说,巧果是用作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味糕点,他们供奉乞巧果子,不仅仅是怀旧,还是乡俗的延续。

文/杨莹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