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230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230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18-12-16)
—
40年前,上海有哪些景点?来上海的老外们又曾经历过哪些属于那个年代的轶事?从何时起,普通老百姓也能走出国门大开眼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世界旅游市场中的无名一族,发展成了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以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国。劳动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国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德祥,听他分享40年来上海旅游的巨变。
赵德祥,1978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上海国旅,成为一名接待境外游客的导游。他曾成功参与万国邮联大会、《财富》全球论坛、APEC会议、亚行年会以及克林顿访沪等重大活动的接待工作,也曾多次组织中国公民赴美国、欧洲等多个旅游目的地首发团,见证了中国旅游许多“第一次”。
1978年进入上海国旅成为首批接待入境客导游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了,我正好大学毕业,分配进了上海国旅,这一干就是40年。”赵德祥告诉记者,当年想要进这家旅行社工作可不容易。那时上海国旅是上海滩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从事接待外国游客入境游业务的旅游企业,年接待外宾人数最高时达27.5万人次。进了国旅后,英语专业出身的赵德祥成为一名接待外宾的导游,这份工作当时引来了不少同学羡慕。
“那时,关于旅游和现在大众旅游的定义完全不同。改革开放初期,旅游带有民间外交性质,旅行社的主管单位则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俗话说得好,‘外事无小事,事事要谨慎’。因此,尽管只是一名导游,我们对自己的身份和工作充满了自豪感和优越感。” 令赵德祥至今津津乐道的,是一枚上海国旅徽章和一本薄薄的工作证。他回忆道,当时,中国旅游业处于对外开放和初步改革阶段,上海滩的十大涉外宾馆包括和平饭店、华侨宾馆、静安宾馆、浦江饭店等不允许普通百姓出入,涉外商店如友谊商店等也仅对外国游客开放。 “现在,这些饭店、商店人人能进,那时因为胸口别着的这枚徽章,我们才拥有了进出这些场所的‘特权’。每次进出一次,都特别激动。”赵德祥笑道。
虽然工作看起来体面风光,但背后要付出更多努力。“举个例子,当时上海国旅有一个专门负责培训导游的部门,叫作‘教育科’。无论是旅行社规章制度、还是景区点风土人情,或是接待外宾的礼仪标准,必须熟记于心。每年度内部还有专门的培训考核计划,大家工作闲暇之余都在拼命补知识,唯恐在接待外宾时出现纰漏。”他说,这份对待工作的认真劲,可能是现在导游们所缺乏的了。
第一批外国游客爱看什么人民公社少年宫最受欢迎
现在来沪旅游,逛的是新天地、田子坊,看的是陆家嘴成片高楼,那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来上海旅游的外国游客都看些什么?赵德祥笑言,当年的景点都是他们自己“创造”,其中人民公社、少年宫最受老外欢迎。
“当时,上海一日游线路大约是这样的:先逛豫园、玉佛寺、南京路,然后去当时最著名的绿化带:肇嘉浜路绿化带看看,随后是到租界区、人民公社和少年宫转转,看看当地老百姓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由于当时旅游业极不发达,撰写讲解词、挖掘景点是旅行社和导游的工作之一。“不过,由于此前从不知道国外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也不知道游客到底想看什么,这就出现了许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赵德祥告诉记者,建于1975年的上海体育馆即“万体馆”是当时上海标志性建筑,漕溪北路建筑群则是上海首批高层建筑群。这两处景观,赵德祥觉得颇有看头,但老外一点兴趣都没有。“后来,我第一次踏出国门,才知道原来建筑在他们眼里最常见不过了。”
经过不断地摸索与交流,赵德祥逐步意识到外国客人感兴趣的点,再后来,就渐渐出现了“中医医院游”、“上海博物馆”游。“他们喜欢听涉及中国文化、历史的讲解,对当地百姓的生活很好奇。”赵德祥还曾率队去苏州、桂林、西安等地旅游,中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文化赢得国外来宾连连赞叹。
从港澳新马泰到新西兰国人出游半径越来越大
当导游的十多年间,赵德祥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旅游最大的两个变化:一是越来越多高楼拔地而起,景点丰富起来,而且,酒店、民航接待能力明显提高;二是从旅游从外交事业转变成了经济性产业,不仅越来越多人来到中国,中国公民也走出国门,看遍了世界。
“改革开放初期,老外们对中国民航(简称:CAAC)有一句评价,ChinaAirlineAlwaysCancel.(中国航班老是取消),指的就是运力不足,一旦碰到意外航班会取消,打乱出行计划。”赵德祥说,不单交通“不靠谱”,涉外酒店也总是忙得焦头烂额。“以上海的酒店住宿为例。哪个团住什么酒店,事先是不确定的,要看当日接待情况才能决定。很有可能事先签合同时,约定住和平饭店,抵达上海后才发现只有浦江饭店空着,由此发生了不少纠纷。”赵德祥说,1983年,南京金陵饭店开张,一些到上海的旅行团甚至特意飞去南京住一晚,第二天再飞回上海继续旅游,住宿能力不足可见一斑。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这些问题逐渐迎刃而解。赵德祥回忆道,1987年《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正式颁布,这意味着中国旅游业标准化工作开始,有效提升了我国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解决了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入境旅游的迅猛发展。到1991年,中国旅游业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334.98万人次,旅游创汇28.45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18.4倍和10.8倍。
更令他自豪的是,从1983年起中国开放了公民出境游,老百姓终于体验到出游的快乐。 “最早是开放港澳两地。不过,那时候都还算是探亲,不是纯旅游概念。如国内同胞到香港的话,必定有香港的担保人,朋友担保,另外付款是香港付款,买单以后,寄回给国内。”赵德祥说,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块,去一趟香港就起码要3000元以上。这样昂贵的费用对很多人来说根本不敢想。为此,在那个年代,拥有一本到香港、澳门旅游的相册可以炫耀好几年。赵德祥说,直到2003年,随着上海等地居民以个人游身份赴港澳旅游政策的实施,港澳游才彻底步入全面市场化。
随后,越来越多目的地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1988年,泰国推出了中国游客签证;1990年,新加坡、马来西亚向中国游客敞开了大门;2000年,澳洲、新西兰也发出了邀约,在北上广选择性试行个人签证。截至2018年3月,中国正式开展组团业务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达到129个,其中2017年增加了苏丹共和国、乌拉圭、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法属新喀里多尼亚。
1984年人均出游0.2次33年后已达到3.7次
1978年至1991年,中国旅游处于对外开放和初步改革阶段,旅游业发展方针是优先发展入境旅游,对国内旅游则采取“不提倡、不宣传、不反对”的政策;到了1992至2011年的对内开放和加快改革阶段,出境游和国内游也进入发展迅猛期。赵德祥指出,推动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发展,主要是对假日制度和旅游发展方针进行改革。
“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极大促进了旅游发展;在假日改革方面,比如1995年实行双休日制度,居民闲暇时间增多,特别是2000年开始的黄金周使国内游在假日出现‘井喷’现象,与入境游成为驱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两个车轮;2011年,每年5月19日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这推动着旅游业迈入大众化旅游时代,极大地推动着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发展。”从2012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从出游人次来看,1984年中国人均国民出游仅仅只有0.2次,到2015年首度超过3次,2017年人均国民出游达到3.7次。
“在有一年德国旅交会上,我负责宣传入境游,四处揽客;当时有一个老外打趣:‘老赵,你怎么净想着带人去中国玩,为何不把中国游客带出国来玩呢?我毫不犹豫地回了一句;‘Impossible.(这不可能)。’那是没有个人旅游签证的时代,是外汇管理极其严苛、境外游得靠旅游支票的年代。没想到,短短10多年后,中国老百姓走出了国门,欣赏世界各地的风景。”赵德祥说,在旅游业摸爬滚打了足足40年,他见证了中国从市场无名一族成为全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国。
如今,游客需求在变化,越来越多个性化产品在市场上领跑,出入境联动等旅游模式逐渐出现,旅游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和无限可能。“下一个40年,一定会有更多精彩出现。”赵德祥充满期待地说。
作者 劳动报记者 叶佳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