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戊戌年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之时,因此,每到重阳节,传统习俗都有登高望远、遍插茱萸、赏菊饮酒、聊天休闲的传统。正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著名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对亲人的倍加思念之情。
登高望远的习俗更早,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载,早在汉高祖刘邦时就有重阳登高的做法:“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另据北宋宋敏求的《长安志》记载,汉朝京城长安附近有一个小高台,每到重阳节,人们便会纷纷登上小高台,欣赏秋天的美景,因为所登的山为小高台,故有“登高”之说。
重阳节为什么在九月初九日?在古代,阳即为最高,而“九”又是最大的数字,九月初九就是两“阳”相逢,即“重阳”,所以人们把九月初九这一天称为重阳节。同时“九九”又谐音“久久”,寓意长长久久、天长地久;而“重阳”又意味着大吉大利,寓意着长寿,表达了人们要敬老爱老的想法,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每逢重阳节,许多网友会晒出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往日的俊男靓女如今已是满头华发、步履蹒跚。“时间都去哪了”“愿时间走得再慢些”“常回家看看”,这些祈愿代表了许多人敬老爱老孝老的心声。
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一般认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达到10%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从1999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相关部门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衰老,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因此,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安,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景,而且这种愿景如今已逐渐成为现实。具体到我们每一个做子女的,应该常回家看看,常和父母唠唠家常,多给他们一些陪伴,在融洽的氛围里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让老人们得到家人团聚的快乐,别让“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的追悔之痛重演。
有人说,孩子的笑脸是一个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所系。同样的,老人的笑脸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