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咱们中国人做事情都讲究个“吉时”。
大到迎亲嫁娶,小到搬家动土,都要拿出老黄历翻一翻,为的就是图个好彩头。
不过,说来也有点夸张,有人连拉个屎也讲究“吉时”!
据说,早晨是排便的最佳时间?
一直有这么个说法:
经过一夜的消化,食物残渣储留在肠道里,如果早晨没有排出,毒素就会在体内累积,而且时间拖越久,产生的毒素越多。
所以,有很多人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厕所蹲一蹲,不排出点啥还不肯罢休。
听起来挺有道理的?
那你让早晨没有便意和其他时间想便便的人怎么办嘛!要是照这么说,其他时间有便意是不是要把便便憋回去,等到早晨这个“吉时”再排?
显然,这是个漏洞百出的说法。
首先,排便就是把食物残渣从体内排出去,和排毒没啥关系。
而且,大便也没有那么“毒”。正常人的粪便70%都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以及从肠道脱落的细胞和死掉的细菌等。
其次,如果没有便意硬要排便,坏处特别多:
1、如果是很用力地排便……
人在用力排便时,腹内压会增大,同时血压会蹭蹭往上升,容易得痔疮。对于一些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用力排便极有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中风。
而且,用力过猛,还可能会引起肛裂!(就问你怕不怕~)
2、如果蹲得太久……
“一入蹲坑深似海”,在厕所蹲久了,容易引发习惯性便秘、脱肛、痔疮及直肠、子宫脱垂等疾病,特别对于盆底结构较松弛的人来说更要注意。
所以,不想屁股变“残”,便便时间要控制在3~5分钟。
讲真,如果实在拉不出来,建议你还是起来吧,有些事真的勉强不来~
总之,没有什么“最佳排便时间”,无论什么时间,只要有了便意,就是排便的“吉时”。
而且,比起所谓的“最佳排便时间”,更重要的是——
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有人喜欢早晨蹲坑儿,也有人喜欢睡前蹲,不管啥时候蹲,只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都是极好的~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到了那个时间点就会有便意,便便就不再是件有负担的事儿。
当然了,“定时排便”,不是让你非在某个时间便便,这么强人所难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做的~
一般来说,便意持续只有几分钟,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捕捉到。所以,其他时间有便意,别憋着,赶紧去!
如何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可以把排便时间安排到比较空闲的时间,比如早上起床或者晚上,无论有没有便意,都去蹲蹲,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会慢慢显现
再次提醒一句,如果蹲了3~5分钟,还没有排便,就可以放弃了。
早在1934年,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新安小学,在《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就写到“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
把定时排便写进教育大纲,可以说是很接地气了~
说到便便,必须给大家说说这个困扰了无数人的问题——
便便到底是蹲着好,还是坐着好?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相当让人纠结了:
“挺蹲派”:蹲着不用和马桶有“肌肤之亲”,尤其是公共马桶,比坐着更卫生!
“挺坐派”:蹲着得多累啊,蹲久了不但会腰酸背痛,还容易得静脉曲张!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是哪个更好呢?
先告诉你答案:蹲着拉和坐着拉各有优势,要蹲着还是坐着,根据你自己的习惯和舒适度来选择。
1、从舒适的角度来说
就舒适度而言,坐厕要更胜一筹。用马桶的时候几乎不需要用力,更舒适自由。
顺便说一句,由于蹲便姿势会增加腹压,所以长时间用蹲便姿势的人,得痔疮的概率要比用坐便姿势的人更高。
2、从卫生的角度来说
很多有洁癖的童鞋都不喜欢坐便器,即使是家里的马桶,毕竟要和马桶进行亲密接触嘛~
而且,用马桶的时候,如果压水花的功夫不到位,一个不小心便便就会成为深水炸弹……
就这点而言,蹲厕完胜!
3、从安全的角度来说
蹲坑的间久了,腹压增大容易引起上身血压增高,对于一些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这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此外,蹲久了会造成血液回流不畅,使很多人蹲厕后起来晕眩,下肢麻木、无力。每年都有不少因蹲久了腿麻起身摔倒的悲剧。
因此,对于老人、孕妇、身体虚弱和行动不便的人来说,自然是坐厕更合适。
总的来说,蹲厕和坐厕各有优势,按照你自己的习惯去选择。而且,与其煞费苦心地在如厕姿势上下功夫,不如遵循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