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40阅读
  • 1回复

[纯水]引征须考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048
金币
583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05
斑龄
189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99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7-02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3-06-07)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家足迹多且广,常见写各地的文章。文学史上这样的名作不少。朱自清写温州梅雨潭的《绿》,杨朔写广东从化荔枝林的《荔枝蜜》……都是当年广为传诵的作品。往近了说,经济发展之后,各地颇重视文化,从全国延请名家写本地成为一项常见的文化活动。这有利于以点带面,积蓄提升当地的文化氛围,倘能从诗文中生出一篇像《绿》《荔枝蜜》那样的名篇,更是大有益处的意外之喜。名家们也愿意受邀。交通日益便利,出行并不费事。体验不同风物,增广见闻,更是刺激与促进创作的好途径。所以,近年名家写各地的文章同样不少。

  只是如今生活与工作的节奏快,加之许多名家是远道而至,“初次见面”“匆匆一晤”的状况也不少。认真一些的受邀者,返程会背回一些当地的资料,为写作的参考。地方志、文史选集、发展介绍……都能为后续写作积累素材。有时候,在文章里引用、转述一些当地的资料,不失为避开网络上的“大路货”、为文章添些独家与新鲜色彩的好办法。但在引用与转述这些地方编纂的资料时,却须有点存疑的精神,留心做些核实、考辨的工作。

  有些资料的问题,是外来者一眼能看出问题的。比如某些地方自称是上古大神的出生地,甚至虚构的小说人物、神鬼角色的遗骨所在。这种情形,“人物”是否存在全凭传说,在严谨的考证中本身是存疑的。哪怕本地资料言之凿凿什么事迹发生在某个地方,也不过是附会与传说。外来的写作者大概也有足够的清醒,不会轻易采信。顶多为增添文章颜色、反映本地民风民俗,以面对不可靠的传说的态度转述一二。

  有些却不那么容易看出问题,须做些额外的功课。比如讲一地历史上有某个名人,某某朝任过某某职,留下家宅牌坊。一眼看来没问题,看两眼却让人心虚。或者查阅史料,发现某某朝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官衔。或者联系当下学术研究进展,发现对这个名人的籍贯,有多个地方争抢辩论。连专业的研究者在权威的学术论文中都未有定论。非专业研究的写作者倘在作品中不加考辨地完全采用某一方的观点,以定论的口吻引用、转述,则不免有贻笑或引发争议的风险。再比如,有的地方总爱挖掘些本地特色,找些本地的全国之“最”,全国最早、全国最大、全国最丰……对这样的“最”尤其要留心虚夸。一地信息的局限,自我满足的心理,都可能成为“最”里的水分。人爱自夸是常情,他人却不能把这种自夸当真。

  对“初到宝地”的写作者来说,在写作时对引用、转述一地资料存些“疑”,下些核实、考辨的功夫,既是以外来的宽广视野,规避“身在此山中”可能的弊端,也是对自身写作的尊重。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作品成为谬误信息的携带者、传播者。还是那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至尊狼王

UID: 74095

精华: 47
职务: 山庄贵宾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809425
金币
48269
道行
19085
原创
288
奖券
12472
斑龄
0
道券
129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0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15
最后登录: 2024-11-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7-02
棒子做这些事从来不需要考证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