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23阅读
  • 0回复

[纯水]知识内化,力量无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074
金币
95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75
斑龄
190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996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20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3-06-06) —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是弹奏千首琴曲才能通晓琴声,观览千把利剑才能认识武器。这句话乍听上去让人费解:我弹奏一支曲子便学会这首曲子,使用一把剑便了解这把剑的特性,为什么要练千曲、观千剑后才能认识它们呢?我所学习的,难道是千曲之外的声音、千剑之外的武器吗?


  实际上,这句话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要通过反复实践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千支曲子各不相同,《阳关三叠》有它的离愁柔情,《将军令》有它的昂扬激烈,而弹尽千曲,领悟的除了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技艺,更是宫商角徵羽组合的万般魅力;千把宝剑各不相同,荆轲的匕首以小著称,吕布的方天画戟却以大惊人,观遍千剑,掌握的除了舞枪弄棒的一招一式,还有杀敌作战的技巧。所以,孔子向师襄学琴,参悟的是乐曲的文化内涵;达芬奇练习素描鸡蛋,学会的是绘画的通法与观察的技巧。


  《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古汉语中,“学”指了解一个新的知识,而“习”指反复练习、实践、揣摩这一知识。一次次操曲、一次次观剑,正是这“习”的体现。所有操曲、观剑的努力,并不是拘泥于一支曲、一把剑具体的形式状态,将自己拘泥于细枝末节中,而是要心中对“乐”、对“器”这些宏大的概念,产生更完整、更深刻的理解。因此,这“习”的目的,就是将原本并不熟悉的身外之技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将外在的知识变成内在的思维方式。孔子说:“七十,从与所欲,不逾矩”,讲的就是参透规律、知识内化后从容自如、信步人生的状态。


  这一状态的结果是什么呢?《论语》也给出了答案:“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慧的人不会困惑,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会恐惧。这并非他们生而异于常人,而是通过后天不断地打磨和培养,最终成就了智、仁、勇的品格。因此,诸葛亮辅政时国家腹背受敌,国君又平庸懦弱,他仍北伐南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子困于陈蔡之间粟净粮绝,却仍不顾学生责难坚守心中道义;韩信面对西楚千军万马未曾落荒而逃,转而破釜沉舟出奇制胜。在身处绝境时,没有任何外物可以帮助他们,只有早已成为他们精神中一部分的知、仁、勇,一直作为最坚固的支撑,让他们屹立不倒、奋勇直前。


  因此,学习需要反复实践、需要内化。荀子《劝学》中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輮塑造了木的状态,学习也塑造着我们的人生。请书读百遍、阅尽千帆、参透规律,最终将学识内化为品格,内化为一种人生状态。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