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曹最近有点烦,自己才五十来岁,牙齿就开始松动了。 “老掉牙,老掉牙,自己这还没告别中年呢,牙口就不‘给力’了。”老曹有些不甘心,但更多的是失落和无奈。妻子劝说老曹去医院挂个号看看,没想到一番问诊和检查下来,自己牙齿松动的“罪魁祸首”竟是骨质疏松。
牙槽骨也要动态平衡
人的牙槽骨支持着牙齿,对于牙齿的稳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适应口腔咬合的需要,牙槽骨也处于不停的塑形过程中。骨质不断被吸收,同时又有骨质形成,以适应咬合咀嚼的需要。
随着年龄增长,牙齿附着的牙槽骨逐渐萎缩,牙齿慢慢松动起来,逐渐掉落,最后不得不安装假牙才能正常咀嚼。
剪不断的牙周病和骨质疏松
正常情况下,牙槽骨的吸收和形成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有牙周炎,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牙槽骨的吸收超过形成,导致牙槽骨骨量的减少,最终导致牙齿松动和牙齿脱落。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塑形平衡被打破的疾病。牙槽骨是全身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骨质疏松症也会使牙周病患者的牙槽骨吸收破坏加剧,加速牙齿松动甚至丢失。
有研究表明,因牙周病缺牙的患者,其骨密度低于同年龄牙周正常的人。同样,在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牙槽骨丧失及牙齿松动的程度也高于非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牙周病和骨质疏松需防治同步
骨质疏松症同牙周病一样,高发于老年人群。由于骨密度和骨质量的减少,骨骼脆性增加,导致了骨折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症可以导致椎体骨折,使老年患者脊柱压缩变形,出现身高缩短、驼背畸形、慢性腰背痛等症状。严重的多发椎体骨折,患者出现胸廓畸形,还会压迫心脏和肺部,影响心肺功能。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部骨折,更是老年人的健康“杀手”。
所以,有牙齿松动情况的中老年朋友在治疗牙周病的同时,不要忘记去骨质疏松科筛查,看看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通过积极的治疗,不仅可以提高骨骼质量,减少骨折风险,还可能有助于牙周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