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老屋时,母亲和她那个时代的人一样,喜欢节约,储藏。弄得家里箱子很多,墙角边、阁楼上、床底下。堆得到处都是。里面棉花胎、呢大衣、西装、布料……什么都有。当然,也有压箱底的宝贝。
箱底的东西,有几份神秘。整理它们的时候,往往先把房门锁了,甚至还把窗帘拉上。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家箱底有什么,外人不知。依稀记得,好像有这样几件:两枚大银元,上面有袁世凯的头像;镶着翡翠的金戒指,据说是母亲的嫁妆,价值不菲;还有父亲的军功章、军衔肩章和领章、宝蓝色的礼服式大檐帽。世事沧桑,在很长一段岁月中,尽管搬了几次家,它们还是被珍藏了下来。金戒指后来母亲赠给了准备出嫁的姐姐。大檐帽至今还藏着,尽管父亲已经仙逝。上世纪70年代,我在上中学,刚玩起摄影,自己往往既是摄影师,又是照片中的主角。最得意的一张就是带着压箱底的父亲那顶大檐帽拍的。感觉很神气。一是因为大檐帽本身挺拔、精神,比那时候任何的帽子都做工精良,用料讲究;二是因为大檐帽是身份、身价的象征,社会上很少见,别人一问,大檐帽哪来的,说是父亲的,又可自然地亮出我的“三八式高干出身”,不无光彩。
当下时兴的博客和微信,也有压箱底的东西。只是“博友、微友”彼此间容易疏忽,总是喜欢图方便,打开箱盖—————页面,先看上面的“货色”。半途中结识来访的,一般不会去过于细致地打探对方早先的底细,以至很长时间都不知别人“箱底”有什么。
我现在打开那些好友的博客或微信相册的时候,总习惯要去翻翻“箱底”,看一下下面是否真有什么宝贝。而且,遇见老友,总要说说往事,这倒不是仅仅年岁已长的缘故,而是因为我以为,其实,人的一生,也各有可以用来压箱底的经历记忆,值得珍藏和体味,让朋友来听,来看后,这些宝贝的份量也会增加。这种财富,是各人不同的,也并不一定和金钱的多少成正比。玩味得多了,甚至会衍生新的意味。
有位长沙的博友写得好:登高赏境,一路风尘地往上爬,结果等到了山顶才发现,山上的景色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美丽,错过的就是那一路上顾不上欣赏的美景,俯瞰脚下,美景原来在下面!如果再想回头,天黑了,时间已经不够!
压箱底的东西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美景。
作者: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