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红眼病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了,相信大家也对此并不陌生。其也是一种传染性的眼部疾病。那么什么是红眼病呢?红眼病又有哪些症状呢?对我们又有哪些危害...那么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几种,一起来了解下吧!
红眼病
1、红眼病的症状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烫,烧灼,畏光,眼涩。紧接着眼皮红、肿、痛,眼屎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重者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2、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又叫暴发火眼,即急性流行性结膜炎。它是由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科一韦氏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常在春夏季节暴发流行。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本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3、红眼病的危害
红眼病不是消化道传染的病,所以饮食不会传染,但是握手后是有可能传染上红眼病。因为如果红眼病患者用手揉擦眼睛,手就沾上了眼睛炎症的分泌物,和别人握手时,这分泌物就会污染了朋友的手;如果朋友再用这只手摸自己的眼睛,就会传染上了。对视是不会传染的。
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方式是:接触患者。如家里人互相接触,医生检查病人(如翻眼皮等)。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洗脸用具),或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公共汽车扶手、各种工具等。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接触病人用过(污染)的眼药水等。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力即可清晰。假如细菌感染影响到角膜(黑眼珠)时,出现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下降。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一些关于红眼病的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以后也有了一些了解。它也是一种流行性的传染疾病,而对于我们的眼部也是有一定危害性的,所以应该及早的预防和治疗为好哦!
生吞鱼胆,明目还是夺命
鱼一向是餐桌上的宠儿,但如果吃鱼的方法不对,有时候它也会变成食品安全问题。除了喉咙会被鱼刺卡住,还有更危险的情形需要提防——鱼胆中毒。
鱼胆中毒可谓“中国特色”,多数发生在长江以南的省份,也包括港澳台地区,在东南亚和日韩等中华文化波及地区也时有发生。由于没有特效药,鱼胆中毒死亡率曾高达20%左右,是仅次于河豚鱼的杀手。
几克胆汁就能毒倒成年人
不同种类的鱼的鱼胆毒性不一,不同的人也有个体差异,因此最终导致中毒的剂量也不相同。对一般的成年人来说,几克胆汁就能导致中毒,如果是4到5斤重的大鱼,吃下1个鱼胆就能导致中毒。
中毒后,病人一般很快就会发病,初期症状是类似吃坏肚子的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但随后就可能出现肝肾受损,之后会逐渐出现急性肝坏死、肾衰竭、脑水肿、心肌损伤等严重症状,最终导致死亡。有的患者虽然救活了,但因神经受损,会导致瘫痪、大小便失禁,遗憾终生。
至于传说中的鱼胆明目,更是危险。如果胆汁滴到眼睛里,会导致结膜炎、视力减退。而这样还算好的,曾经有人在剖鱼时不小心弄破苦胆,溅到眼睛里,最终导致了失明。
那么鱼胆里的毒素究竟是什么呢?人们曾经怀疑鱼胆里有某种氰化物或生物毒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人首先从鱼胆中鉴定出一种叫做鲤醇硫酸盐的有毒化合物。同时,鱼胆中还发现了鲤醇、脱水鲤醇等化合物。
后来的研究证实,鲤醇硫酸酯盐是鱼胆中毒的真凶。这种物质不怕热,也不怕酒精,因此不管生吃、熟吃还是泡酒,都会导致中毒。
以讹传讹的鱼胆治病传说
中国传统医学典籍中确实记载了各种鱼胆的功效,比如清热、解毒、明目,甚至壮阳等作用,因此常有人生吞鱼胆治病。同时,各种中医典籍如《本草纲目》、《千金方》等还明确记载鱼胆无毒。其他中医书籍、地方药物志、民间验方将这些信息抄来抄去,最终让“鱼胆无毒”成了民间常识,甚至有些正规的中医大夫也这么认为。
正因如此,人们普遍对鱼胆缺乏警惕性,吞胆中毒甚至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事实上,动物实验证明,鱼胆只有轻微的镇咳祛痰和降血压作用,且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和鱼胆的毒性比起来,食用鱼胆治病完全是在“饮鸩止渴”。达到鱼胆的所谓治病功效时,你摄入的鱼胆剂量已经会让你中毒了。而且,生食鱼胆还存在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即使泡酒食用也不能保证安然没事。
毒鱼胆全部来自鲤科鱼类
不过,有学者用不同的鱼类胆汁做实验,发现并不是所有鱼胆都有毒。已知的十多种有毒鱼胆全部来自鲤形目鲤科,包括常见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鲫鱼、翘嘴鲌、团头鲂(武昌鱼)等。因此,吞任何鲤科鱼类的胆都是很危险的。
如果按毒性来排序,最毒的是鲫鱼,接下来是团头鲂、青鱼、鲢鱼、鳙鱼、翘嘴鲌、鲤鱼、草鱼。但由于草鱼个头大、胆汁多、容易购买,所以鱼胆中毒的患者有80%是被草鱼放倒的。
至于看完科学解析后还是不听劝诫,宁愿相信所谓“老祖宗的智慧”,仍旧一意孤行要吃鱼胆的人,建议选择乌鱼、鲶鱼的胆。不过,虽然这两种鱼的胆吃了不会中毒,但也很容易感染寄生虫,还望三思后行。
其实说到底,大家还是对食物存在误区,食物不是药物,治病还得找专业的医生才行,民间偏方并不靠谱。如果身边有人误食了鱼胆,出现食物中毒症状,一定要赶紧催吐、洗胃,并尽快到医院寻求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