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能入药众所共知,但用在什么时候?怎么用?都很有讲究,在经典名方中,这个生活中炒菜熬汤时的作料,是委以重任的。
1.治感冒,必须在没有嗓子疼的时候
人们最熟悉的,就是生姜能治感冒,从过去的“红糖姜水”到现在的“可乐姜汤”,不管哪种,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这次感冒,没有嗓子疼,更不能有扁桃体的红肿,如果在后两种情况时喝了姜汤,嗓子痛会加重,甚至掀起一场燎原之火。
因为姜是温性的,而且比较燥,带有嗓子疼的感冒至少是寒热夹杂,甚至就是风热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有发烧的问题,解表药也不能选择温燥的,不独生姜,荆芥杏仁之类的也不适合,所以,由后者组成的“感冒清热颗粒”,也是嗓子疼时治疗感冒的大忌。如果想用食疗解决,最多用到葱,葱也是可以解表发汗的,但它温的同时,性质是润的,这也是为什么,吃姜多了会上火,但是吃大葱很少上火的原因。
2.治水肿,生姜一定带皮吃
我们做菜时用生姜,一般都会刮皮,事实上,讲究的厨师多要求带皮。在中医里,入药治疗水肿的时候,生姜也是一定要带皮的,甚至是就用生姜皮。
有个名方叫“五皮饮”,治疗的是各种水肿,包括肾炎水肿,妊娠水肿和经期水肿甚至还有腹水,其中用到了陈皮9克、茯苓皮24克、生姜皮6克、桑白皮9克、大腹皮9克,通过健脾利水来消肿。
中医认为,这五种皮,可以解决皮毛、体表的问题,除了浮肿,还有长在皮肤上的荨麻疹,很多名医也以此方为基础。因此,如果想通过生姜透表发汗,特别是治疗刚刚得的感冒,包括解决体表病患,生姜一定要带着皮。
3.治身疼,生姜一定要用足量
《伤寒论》研究大家刘渡舟先生,曾经在“文革”时期带学生下乡送医。有个产妇在分娩20多天后,因为受凉而浑身疼痛难忍。产后气血虚,寒气乘虚而入,之前的医生也清楚这点,于是用到了各类补气养血方,但均无效。刘老的学生尊刘老意,用到了《伤寒论》的“桂枝新加汤”,但居然也无效。
刘老问:方子里的生姜用了多少?学生回答说,因为担心姜多了太辣,产妇喝不下,所以只用了3小片。刘老更方时,余药不变,只是将生姜加到了15克。结果病人吃了两服药就疼痛大减,三服药后,彻底痊愈了。
刘老的解释是:补气养血的药物必须由生姜来推动至表,如果生姜的用量不够,养血的药物不能抵达病所,疼痛自然难消,这也是之前诸医虽用了补血药,后来的学生补血药也加了生姜,但始终无效的原因。再回看张仲景的原方: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生姜四两、大枣十二枚、人参三两(这些是古时的分量),其中生姜的用量是最多的。
因此,生姜适用于浑身疼,如果因为感冒而浑身疼痛,但本身体质很壮实,这个时候生姜最好用老姜,所谓“姜母”,“姜母”生长时间长,发散之力比生姜强,这与增加生姜的用量是一个原理;如果体质本身偏弱,“姜母”就不适合,因为他们承受不住过度的发散。
生姜食用禁忌
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鲜姜洗净后即可切丝分片。
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3.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4.不要吃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
6.肝病患者不能多吃。因为生姜也属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姜辣素可以使肝病患者的肝脏细胞变性、坏死及造成肝炎性细胞浸染,肝病患者吃生姜不仅不利于康复,反而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7-01-02 19:2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