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人说未来癌症会如感冒般普通,这样的说法可能夸张了点。不过在有毒食品、环境污染、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在未来的几十年,癌症患者的数量会激增。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幸运地躲开这一劫,但我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癌症也许就像糖尿病一样,仅仅是一类再普通不过的慢性病而已。只要加强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再加上越瞄越准的新药,癌症不再是“绝症”。
●为什么说癌症是一种慢性病?
什么是慢性病?在医学上,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意味着发生缓慢,痊愈也慢。
在20多年前,我们在讨论到底要把癌症分到那一类疾病里面去,那时候的大部分专家都倾向于将癌症分为一类病。可是随着人们对癌症的深入探讨,发现患上癌症并不等于死亡,而是可控可愈的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6年正式公布癌症是一类慢性疾病。怎么理解WHO将肿瘤定义为慢性病?
首先癌症的发病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形象地说,癌症的形成如比喻成一场戏,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最后一幕,已是尾声,没有看到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所以不想让癌症发展到晚期这样糟糕的情况,那么应该重视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事实上,彻底消灭癌症也不现实。绝大多数癌症是人体自然老化过程中基因突变的产物。就像我们无法阻止皱纹和老花眼的出现一样,我们无法像对待传染病一样,开发疫苗彻底阻止突变的发生。
所以我们治疗癌症的目标是:将癌症变为变为慢性病,研发出副作用小的药物,只要终身服药,就能将癌症控制住,保证正常的生活质量。
●如何努力将癌症变为慢性病
我们和癌症的战争依然长期而艰苦。我们要想办法将体内已发展形成的癌症变成慢性病,让癌症的进展速度缓慢下来。让癌症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得到控制,甚至让患者能与癌症和平共处很多年。目前,我们有很多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很好地带癌生存。
●带瘤生存,我们早已经有了成功的例子
若是在15年前,患上了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患者(主要是携带BCL-ABL突变基因),5年的存活率不到30%。可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在2001年,一个专门针对基因突变的的靶向药物格列卫被研发出来。这个药可牛逼了,因为它可以使白血病人的5年存活率从30%一下子跃升到90%。最初服用了格列卫的这一批病人已经存活超过20年了。但实质上他们并没有被治愈,他们体内还是会有癌细胞。之所以他们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主要是格列卫这个口服药的功劳。虽然需要终身服药,但口服方便,副作用小,对于这样的肿瘤病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果。所以让更多的癌症如这种慢性髓性白血病一样变得可控,这就是我们以后要努力的目标。
将癌症变成慢性病 我们中国人还要等几年?
●将癌症变成慢性病,我们可能无需等太久
免疫疗法,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可能受个别社会事件的影响,不少人都对它有所误解。可事实上,免疫疗法的出现,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把多数癌症变成慢性病的希望。虽然靶向药物曾有过将少数癌症变成慢性病的例子,但这远远不够。还有更多的患者被癌症生生地折磨着,所以我们对抗癌症这条路还有很长很长。
免疫与以往的抗癌疗法如化疗、靶向药物有很大的区别,它并不是直接去杀死癌细胞,而是激活免疫系统,让它去杀死癌细胞。
理论上,免疫药物相对别的药物来说有巨大优势:它不直接损伤,反而增强免疫系统;同一种药可以治疗多种癌症,对很多病人都会有效;可以抑制癌细胞进化,减低复发率。而事实上,免疫药物不再停留在理论上,目前在临床上被证明有效的两个PD1抑制剂已经上市,分别是施贵宝的Opdivo和默沙东的Keytruda。
免疫药物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头颈癌、膀胱癌、乳腺癌等病人身上都展现了非常让人振奋,乃至震惊的效果。比如用在晚期转移的黑色素癌病人身上时,它们让60%以上的病人肿瘤减小乃至消失了超过3年!要知道,通常这些晚期转移病人生存时间只能以周计算。以前药物如果能延长几个月就是胜利。
PD1抑制剂仅仅是冰山一角。2016年,还会有几十个重要的临床试验得出数据。新型“免疫鸡尾酒疗法”、更前沿的基因编辑细胞治疗、溶瘤病毒……每一个临床试验的成功,都将给癌症治疗带来革命。不过,我们目前要想使用免疫疗法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第一:像PD1抑制剂这样的免疫药物目前在中国还没上市,至于何时能上市,还是一个未知数;
第二:我们的病人可以考虑海外购买,不过我们面临的一点是:免疫药物非常昂贵,一个月十几万,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都难以承担。
不过我们也不用悲观,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依靠各种先进的疗法,将癌症变成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一样可控可治,我们也不再谈癌色变。[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6-10-28 22:3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