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我没活过,而是我活过了,却仍然不存在。
“活过”和“存在”,完全是两回事。“活过”更多的是在生物层面,经历过从生到死;而“存在”是对生的印证,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更是一种仿佛不会死去的意义——但有点讽刺的是,生本身无自然而然的带来“存在”。
没有存在感的可怕,甚至超过了死亡的可怕。
所以我们要去寻找存在的证明。
救世主的三次死亡
每种诞生都包含着死亡,每种死亡都意味着新生。
“存在”的产生以“不存在”的死亡为条件。
黑客帝国黑客帝国
● 电影《黑客帝国》海报
第一个需要死去的人是安德森,这是救世主在黑客帝国的原有身份,一系列枯燥乏味的生活内容、乏善可陈的身份认同,都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安、德、森”。
他真是烦透了这乏味的人生,他做着一个普通得没法再普通的程序员,时不时卖点盗版光碟来补贴生计,浑浑噩噩,日夜颠倒,上班迟到被老板批。
虽然在现实世界活得很惨淡,但他化身“尼欧”在虚拟世界活得很潇洒。风雨交加的某一天,尼欧世界的使者向安德森发出了正式的邀请,这个邀请就是一个选择——蓝色胶囊,带你去看真相,但也许会痛苦;红色胶囊,忘掉一切继续去过你浑浑噩噩的日子。
剧情剧情
剧情剧情
他稍作犹豫之后坚定地选了蓝色。
安德森从此死了,尼欧就此诞生。一个“新人”的脱胎换骨始于去看真相的勇气,因为真相并不总是令人愉快的,但越接近真相,就能够越清晰地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心智的进化就是能够不断地去适应真相。
剧情剧情
第二个需要死去的是“救世主”的身份。
尼欧第一次去见先知,先知无奈地摇摇头说,“孩子很抱歉,你没准备好。”下一句没有说出的话其实是,“你还没准备遇见爱情。”
剧情剧情
安德森死了还不够,尼欧需要一个成年礼。
先知一开始就告诉崔妮娣,你爱的人是救世主。另一层意思就是,如果你们没有产生爱情,他也将不会成为救世主,这两个含义同时进行,就像生死一线之隔。
先知说,我只不过是基于对心灵的了解猜测了命运的偶然。崔妮娣爱上了尼欧,当她表白吻了尼欧的那一刻,尼欧神奇地又活了过来。
剧情剧情
这仿佛是个隐喻,爱情就像一次新生。爱情是尼欧的成年礼,没有经历过爱情的救世主恐怕无法走上成就自我之路,而长大的过程就是先在自己身上死一次,从此“删掉一些字符,保留一些字符,似曾相识”。
紧接着,尼欧要面临第三次死亡。这次的死亡不是肉体的,而是精神的,是“小我”的死亡。这是一条漫长的成长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人做了尼欧的心灵指引。
认识你自己
第一个启蒙者是墨菲斯。
剧情剧情
先知说,如果不是墨菲斯,我们早就输了。他盲目地坚信你就是救世主,甚至连我都劝不了他,并且为此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墨菲斯在遇到危险后,尼欧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其实这是一次互相救赎,尼欧救了墨菲斯的生命,墨菲斯救了尼欧的信仰。这种冒着生命危险的信任,使尼欧开始相信自己。
自信都是因为曾经被信任,然后内化进自身。就像人能形成爱别人的能力,都是因为曾经被爱过。
先知是贯穿始终的启蒙者。
剧情剧情
先知的墙上总是一如既往地地挂着“认识你自己”。
第一次遇见先知,尼欧紧张得像一只小猫,先知看上去就是一个烘烤饼干的家庭主妇,跟尼欧说着一些他不是很懂的话,先知说:“当救世主就像谈恋爱,没什么道理,但你就是很确定,从头到尾都确定”。是啊,最重要的事好像都不是经头脑而来,是经全身散发出来,这不是头脑的智慧,这是潜意识的智慧,虽然没什么道理,但你每一个细胞都明白,如同爱情。
第二次相遇,先知引领尼欧对自己的“认识”去重新认识,“你到这儿来不是为了做决定的,你已经做了决定,你现在需要去理解它。”
剧情剧情
你到人间无法选择人生的开始,因为它已经开始了,你需要做的是去理解人生对你的影响。
第三次相遇,先知告诉尼欧,恶魔史密斯是你的反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每个人都不是纯粹的天使和魔鬼,每一种意识都可能带着潜意识的相反同时存在,因为A和-A是一回事,相反即相同,如果你能看到这里,便会明白“万事万物皆有始有终”,世界与它的相反合二为一。始,就是A和-A的分离;终,就是A和-A的融合。
接纳,其实就是将内心分裂“好”与“坏”、“善”与“恶”从分裂走向整合,接纳“恨”也即接纳了“爱”,“爱恨融合”的世界就如同道家的太极图那样,黑白一体,自由圆融。
尼欧三次见先知,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灵启蒙。
剧情剧情
另一个启蒙者是崔妮娣。
崔妮娣是尼欧的女友,是帮助他开启新世界的人,崔妮娣对尼欧的重要首先表现在无条件的陪伴。
爱的照见爱的照见
更重要的,爱情会成就一个“爱的照见”,而爱的照见即真我的相遇。
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在他的论著《我与你》中,将“我”与“你”的相遇描绘出一种超越哲学的浪漫,他说:
此时此刻,“你”既是统摄万有的世界,而“我”以我全部的生命相遇“你”那备受煎熬、歧视的灵魂,“我”因“你”的每一痛苦,每一次欢乐而颤栗,“我”的整个存在都沉浸在“你”的绚烂光华中。
我与你我与你
● 马丁·布伯《我与你》
《我与你》也是关系哲学的起源,“我”与“你”的相遇,为真我提供了一个可以容纳的关系容器。
走过爱、信任、自我认识和关系,每个人终将变为自己的启蒙者。
尼欧最后的启蒙者是他自己。
剧情剧情
在“认识你自己”的基础上,完成对自己生命的决定——不是基于命运的重复,不是基于别人的判断,不是基于盲从,也不是基于正确和应该——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没有经历过自我认识而做出的选择是盲目的,只有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才是真正的选择。
剧情
生命在于选择
尼欧在一个充满光的房间里,与巨型计算机对话。那道光之大门,仿佛就是人类见到上帝的仪式。
剧情剧情
可是没想到,上帝的房间就像一个豪华实验室,装满了监控和显示屏。一切就像安德森世界一样僵硬、冷漠、充满计算。
剧情剧情
是的,上帝坐在那里只不过想说:人类,你们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你真的以为你找回了肉体可以变超人吗?不。你真的以为成了超人就自由吗?不。你真的以为自己能解救世界吗?不不不。
再复杂的反应也只不过是一串可以编写的代码,再偶然的选择也只不过是系统变异出现的波动。你的所谓自由意志甚至爱情,都是可以编写出来的0和1。超人?那只不过是被升级换代过六次的实验品。
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存在,本身毫无意义。
甚至包括你所谓的救世主身份,你所谓的自我认知,这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
剧情剧情
这个发现足以摧毁前面所有努力。
就像我们为了看一场日出穷其一生登上高高的山顶,但到了上面才知道,这个山顶上根本没有日出。
既然存在是没有意义的,那我们去寻找存在又是为了什么?
关键是后面这句:虽然存在本身没有意义,但我们可以为存在寻找一个意义,并成就它。
很多理论说,回归当下,不去问有没有意义。回归当下是为了品味生命,而“品味生命”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意义。
寻找“意义”又何以完成?
先知把视线从墙上的“认识你自己”移下来,认真地看着尼欧说:“生命在于不断选择。”
先知对尼欧说:人类知道自己会怎样选择,却不知道选择的后果;但他(巨型计算机)虽然知道每种选择的结果,却无法预测人类做出哪种选择。
真正的救世主不是任何人赋予的,成为救世主其实决定于你的选择。
剧情剧情
上帝(巨型计算机)的目的是什么?
使等式平衡。
那先知(心灵)的目的又是什么?
使等式失衡。
如果前面是黑客帝国之父的话,后者是黑客帝国之母。我们要在平衡与失衡中挣扎出自己的选择。
安德森的死与尼欧的生,是基于选择。
锡安的死与崔妮娣的生,是基于选择。
尼欧的死与人类的生,是基于选择。
选择使他成为自己的超人,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超人。
上帝总是无所不能无往而不胜。唯有生死之间的心却存于他预料之外。
人类需要在上帝可以计算的肉体符号内,以无数的选择成为一个他无法计算的灵魂。
灵魂将超越符号的世界,在宇宙深处永不覆灭。
而这,就是我们要找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