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中超已经接近尾声,此时传出了北京国安将会转让股份的消息,联系到此前队内主力拒绝续约,球队下赛季亚冠无望,一时间,这个老牌的国企球队似乎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于此同时,中超另三家国企球队,似乎情况也并不特别好。上海上港在吉安这名高价高薪外援身上的业余表现,不是再花大价钱引进胡尔克就能解决的。山东鲁能和天津泰达都经历了换帅风波,也都在为保级而努力。
照这个态势,国企球队在中超的前景似乎十分黯淡,曾经以财力雄厚,阵容稳定著称的国企球队,怎么就在中超越来越式微呢?
资金的投入是一个问题,但绝不是关键的问题。因为虽然说在过去5个赛季中,北京国安、山东鲁能、上海上港、天津泰达5年的投入相加,也比不上江苏苏宁、河北华夏幸福、上海申花这个赛季的投入。但国企还是买的起胡尔克,还是能签下当红的佩莱,钱对于国企来说,并不是问题,怎么花才是最大的问题。天津权健的老总束昱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是他带起了中国球员的待遇,带起了球员的身价。但实际上,早在2011年广州恒大(俱乐部官方微博)杀入中超以后,国内球员的身价已经突破了1000万人民币的大关,而去年这个时候,中超未来5年版权拍出80亿,又给金元中超添了一把柴。
国企球队玩中超,如果仅仅比花钱的话,绝不会输给私企,但在国内球员的问题上,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中超元年开始,一直到广州恒大进入中超,国内球员的身价终于超过了1500万,而2015赛季,这个数字突破了5000万。除了中超最开始的几个赛季,山东鲁能和北京国安还能创造标王,07赛季之后,没有一个标王是由国企球队买进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国企是有钱,但是如果花在买外援上,似乎相对容易一点,但花在国内球员身上,就会有太多的非议。但这个赛季的情况表明,对于中超球队来说,外援固然重要,但真正影响球队竞争力的,反倒是本土球员,因为外援的上场名额终归有限。
本土球员的价格虚高,众所周知,但是,即便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你也毫无办法,因为国产优秀球员就那么多,你想玩足球,就得服从价格杠杆。如果中超的各支球队还在比拼外援的时代,国企球队可是应付自如,但大家都开始挣本土球员的时候。国企办事的流程长、效率低、规矩多,可就显出了劣势。
而任航转会事件,基本宣告了国企球队在接下来的这个转会窗口,会非常痛苦。这意味着,每个球队都有被人挖角的风险。任航转会事件的圆满解决,虽说有利于球员个人,也有利于国足的12强赛,但对于中超转会制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对于国企球队来说,更是负面影响极大。
因为在中超的范围内,像广州恒大这样的巨无霸球队,本身的待遇很好,除非是踢不上球的主力,否则很少会主动寻求转会。而像辽足、建业、绿城这样的中下游球队,只要价格谈的拢,也不存在强留球员的问题。
说来说去,就只有北京国安、山东鲁能这样的国企球队,有着不错的本土阵容,但又没有私企灵活的花钱方式。如果有球员被别的队挖脚,他们是很难拿出类似的条件来留住人的,因为国企花钱,要走的程序太多,有这功夫,球员早跟下家谈好条件了。
所以,本土球员供小于求,身价飞涨,才是国企在中超继续玩下去的最大障碍,而这一点,似乎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唯一的选择,也许只有国企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