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正确喝水?老年人因为脏器功能下降,体液要年轻时少15%左右。如果不经常喝水,容易诱发多种疾病。所以,老年人要经常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很多老年人不爱喝水,一方面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尿浓缩功能逐渐减退,造成小便次数增多,所以为了减少排尿次数而少喝水,另一方面因为老年人口渴中枢反应慢,当感到口渴时体内已经缺水了。身体失水后,机体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粘度增高,有害物质在体内积聚,对身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多饮水帮助避免身体健康隐患
可以防治消化不良 老年人体内缺水则胃液、唾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分泌不足,这样不仅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同时还会妨碍食物养分的化解和吸收。只有科学饮水才能健胃消食。
有助于防治便秘 老年性便秘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多与其饮水不足有密切关系。多饮水、常饮水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便秘或缓解便秘程度。
可利于止咳排痰 患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痰往往不易咳出,除了咳力不足外还与痰稠度有关。痰过于黏稠,黏附在气管或支气管壁上时就不易咳出。补充水分后将痰稀释易于排出。
可保护肾功能 体液充足可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浓度,减少肾损害。尤为重要的是老年人若经常补水,应付避免尿中钙浓度过高,可以预防肾结石。此外,一旦开口呼了泌尿系统感染,如补水及时可起到“内洗涤”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抗生素往往起不到的作用。
抗衰老 体内的水失去平衡是衰老的主要原因。水是生物体中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也是各种营养物质的传送媒介。如果缺少就会阻碍体内液体流动,就会使新陈代谢变慢,使人开始衰老。目前还没有使人能生长不老的仙丹妙药,但是如果能够阻止或推迟生物体内的失水过程,就会延续生命。
防癌 老人和时间缺水不仅使尿量减少、皮肤功能减退、汗腺分泌减少。还会影响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容易造成尿路结石、乳腺癌、泌尿系统癌症等疾病。
防止白内障形成 人眼内的液体含量较高,在机体缺水时会发生生化改变,引起眼晶状体蛋白变性,最终造成晶状体混浊而致视图下降。
老年人饮水该注意的问题
喝水要定时定量
从身体反应来看,因为代谢减缓,老年人需求的水分没有年轻人那么多,但也不能让身体处于无感觉的缺水状态。所以,对于家中的老人,我们要定时提醒他们喝水,只是每次不用喝得太多。一来可以补充水分,二来防止过多过猛地喝,造成胃下垂。
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老年人喝水较少,大脑对口渴的反应也较为迟钝。有专家指出,年纪偏大的人群经常会出现身体脱水的现象,有部分原因在于老人对于口渴的感觉可能已经十分迟钝了。因此,老年人千万不能等到口干再喝水,最好注意一下平时的生活作息,安排好喝水的时间,定时定量的喝水才有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晨起饮水能防病
睡醒往后,如空腹时先饮下两杯水,既可管用填充生理性失水造成的养料不足,又可消退血液的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屎尿、尿液等代谢废物迅疾排出,对预防脑梗阻、脑血栓、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等心脑血管恶疾的发生以及泌尿系统结核、尿路感染等病症,均有扼要效用。
老人不中猛口杯
一些老年人在体育磨练、家务劳动后,喜欢大批猛喝沸水或其他饮料,这种“急灌式”的饮水办法会陡然加重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猛然消沉,引致心跳过快,萌生心悸、头晕,心脏病患者更易引致危险,还会陡然冲淡胃液、毁害胃黏膜,影响食欲及胃克化功能。
老人什么时候喝水最好
睡前
据专家研究,老年人晚间睡前不饮水,可导致血浆浓缩、血液粘稠度升高和血小板凝聚能力亢进,从而可促进体内血栓形成。对于老年人或患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人,晚间睡前饮杯水,可以预防致死性梗塞。不少老年人不习惯睡前饮水,怕夜间起床排尿。其实老年人膀胱萎缩,容量减少,不饮水照样要起床排尿。
半夜
老年人由于肾脏收缩功能减退,夜间尿多,这就导致体内缺水,易使血流粘稠,心脑血流阻力加大,易引发心脑血管病变。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来说,因血管内膜发生变化,血液粘滞性偏高,易形成缺血性脑中风,夜间缺水更加大了这种危险。因而,半夜饮水很重要。
起床后
老年人在夜间睡眠时,因排尿、出汗、呼吸,体内相对缺水,导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机体代谢物积存。起床后饮杯水,可使血液正常循环,有预防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塞等疾患发生的作用。饮水后跑跑步更有益处。水分可使胃肠道保持清洁,还有助于肝脏的解毒以及肾、内分泌功能的改善,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感冒、咽喉炎、关节炎和某些皮肤病。
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好好饮水。[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6-09-30 00:1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