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最终预选赛12强战的首场比赛中,中国队客场2比3负于了韩国队,虽然未能拿到积分,但是在0比3落后后连扳两球,打出了自己的气势,也多少提升了自信。
赛后韩国媒体是怎么评价这场比赛的呢?
《FOOTBALLIST》《冒冷汗的韩中战 3比0为啥变成了3比2?》文章中说——
下半时第18分钟,李青龙的头球更改了比分,再加上具滋哲的进球,韩国队已经3比0领先,似乎这已经是一场很简单的胜利了。在上半时第21分打破僵局后,给人们带来的大胜预感已经变成了现实。
但是没想到,在下半时第30分钟和第32分钟,短短3分钟时间里,韩国队就丢了2球,虽然拿到了最后的3分,但是这却是一场并不清爽的胜利,终场前为止,掌控进攻的是中国。这样的场面让人想起了1994年世界杯时候,我们韩国2比3输给德国的那场惜败之战,这是一场让人感觉会输的胜利。
导致韩国混乱的中国5-3-2计划
8月开始,中国两次征召了国家队集训,在昆明和沈阳用24天的训练提升了组织力,准备了5-3-2的阵容。郑智在最后打拖后的3后卫,前面则是密集的4人防线。
吴曦、黄博文和于海等3名中场球员居中,武磊和孙可其实是双前锋配置。孙可的活动量很大,范围广,在前方进行压迫,而武磊则蓄势进行快速反击。
中国力求以有机的行动,不在前卫线的背后留下任何的空档。线和线之间的选手互相疏通呼应,当防守的时候,孙可会回到侧面去协助,郑智则力求不让韩国的攻击阵进入中央地带。
上半时的前20分钟,中国的防守组织是安定的,打4-2-3-1阵容的韩国在中央突破不尽如人意,具滋哲和池东沅随后改成了双前锋战术,改打4-4-2,从侧面加注攻击力。希望快速将球传递到密集防守的门前,不过中国的集中力并没有发生动摇。
密集防守的攻击点一般选在中后卫和边后卫之间的空档处。孙可都会回到后防侧面协助防守,但是中国的左右两侧还是表现出了僵硬的姿态。韩国的吴宰硕、张贤秀等边后卫不断传递出有质量的传球。第20分钟,具滋哲的传球连接吴宰硕后,后者闪电一样的突破导致张琳芃被出示了黄牌,并成功获得了一个任意球。
破密集的另一个方法是定位球,韩国获得了幸运的机会。孙洪慜的传中被郑智自己碰进了球门里。中国和以前一样先丢了球,精神上急剧出现了摇摆的迹象,防线之间的距离开始难以维持,特别是前方和前卫之间的联动防守活动量出现了下降。
高洪波的计划为什么没能成功呢?
中国其实有反击的机会,但是武磊没能把握住。
高洪波教练使用了南美教练惯用的5-3-2反击战略,进行了非常重要的准备。他的战术体系里有两个要素,一是边后卫要防守坚固,此外攻击球员要有破坏力。但是和战术相比,最终决定战术是否成功的是实行力。
左边后卫任航和右边后卫张琳芃不断在危险地域遭到压制。池东沅和孙洪慜在下半时第18分钟和第20分钟的突破,张琳芃都没能做出有效应对。李青龙头球,任航也没能做出机敏的反应。
张琳芃和任航都已经满27岁,和过去相比,张琳芃似乎胖了不少,速度减慢了,任航作为边后卫的速度也被认为不足,这两个选手在最近2个月的时间里,几乎都没有怎么打比赛,实战感觉的维持不够。显然作为国家队的主力来说,这也有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很久没有代表国家队打比赛的郑智作为3后卫的中央拖后,显然已经很难克服自己的年龄劣势。在侧面和前向对韩国球员的卡位能力上郑智依旧优秀,但是面对更有活力的韩国攻击选手,在身体和力量上,郑智显示出了一定的困境。中国需要寻找跑动能力更强的一些球员才行。
前线的两名球员受到了很大的期待,但是孙可疲劳来的很快,武磊在没有埃尔克森和孔卡后,也显示了自己技术上的限界。不论做了多好的战略准备,没有可实行的人,也只是空念佛号而已。毕竟球是要人去踢的,5-3-2确实在进攻上很精密,但是防守失败的话,这种安排就没有意义。
韩国选手每个人都在技术上比中国要强一些,有机会的时候都能努力把握机会,高洪波教练说:“韩国比中国队更有经验,所以4个机会韩国进了3个球,这是运气,也是经验。”
韩国3比0领先却动荡的理由
在预感到会轻松获得胜利的时候,高洪波教练却进行了变化,给了领先相当多的韩国防守以震惊。
赵明剑换下了被韩国的边路突破突到崩溃的张琳芃。和停留在后防线相比,赵明剑积极地投入了进攻,下半时开始出场的蒿俊闵也给中国前卫线的不足提供了一丝锐利。
在中国选手的悄然变化中,韩国球员因为大比分领先而丧失了紧张感,急剧降低的体能导致池东沅和吴宰硕都出现了失误,寄诚庸和韩国荣之间的缝隙也开始加大无法照顾到更多。
哪怕进一个球也好,带着这种意志的中国在下半时抓住机会。第29分钟,吴宰硕的头球失误被于海抓住追回一分。随后武磊的突破获得了任意球,蒿俊闵直接射门破网,使得分差一下子就缩小到了1个球。
韩国进行了选手更替,在中场投入了黄喜灿、李在成等,将体能下降的球员换下,加强了后防线前的防守力度。
这是想4比2赢得轻松一些还是还是3比2赢得安稳一些进行对比后做出的判断。中国打进两球后,士气大振,用郜林换下了武磊,希望扳平比分。
韩中战得到了什么?
这是一场好像喷气式发动机一样急剧摇摆的比赛。出现这样的问题,高洪波教练认为是经验上的差距,他说:“时隔10年才重新出现在亚洲最高的舞台上,选手们需要适应的时间。只进了2个球,和我们创造的机会相比少了一些,感觉不满足,但是这是第一场比赛,我们希望发现自己经验上的不足,能够从3个球的差距追上2个球,相信这会对我们自信的提升有帮助。”
施蒂利克主帅说:“如果我们更有集中力的话,会3比0赢得比赛,第一个丢球是我们的失败,而那个任意球是个人技,没有办法。我发现一部分的选手没法打满全场。赢得困难并不是坏事,我们发现了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足球不能只踢70分钟好球,要90分钟都必须踢好才行。”
相信通过这场比赛,双方都得到了收获,也得到了更多的了解。中国在客场输给强豪韩国队并不是什么糟糕的事情,反而得到了自信和经验,这样的经验也许会在主场帮助他们换取到对伊朗的胜利。
韩国也明白了,没有简单就能去横的道理,两队都在这场比赛中,纪录下了有用的感想,如何在后面的预选赛中活用这些收获,这才是重要的。
以上是韩国方面诸多总结看法中的一篇。
《BEST11》以《中超防守阵容 起到了作用留下了不安》为题评述说——
赢了,但是留下了不安。确实管用,但是依旧不能让人安心。
施蒂利克的韩国国家队在世界杯亚洲区最终预选赛的首场比赛中3比2击败了中国。
韩国的四后卫是由吴宰硕、洪正好、金基熙、张贤秀组成的,后卫的四分之三来自对手的顶级职业联赛CSL中超。除了洪正好刚刚去中超不久外,其余的选手都对中国足球有着很深的认识。
结果显示,他们确实管用,但是也暴露了不安。首先对于中国进攻的方式,有着非常有针对性的对应。在广州富力踢球的张贤秀在比赛中不断遭受了对手的犯规,但是他一直毅然只看着皮球的运行轨迹。在第22分钟还诱使任航犯规,被出示了黄牌。
出身上海申花的金基熙也是如此。武磊是属于上海上港的攻击手、作为中国打出的必胜牌,武磊以特有的速度从后排插上杀出,二金基熙在卡位中卡住了武磊的射门角度。此外洪正好在第36分钟和武磊一对一的时候,完美地对他进行了防守。他还在左侧挽救了一次危机。特别是下半时第39分钟,洪正好的超级铲球显然可以算是价值3分的铲球。
可是,他们也有短处,那就是因为熟悉对手的类型和实力,容易做出简单的判断。上半时前40分钟,张贤秀一直压制了对手的进攻,很轻松地进行了防守,可是随后犯了一个错误,给了武磊射门的机会。如果这个球进了的话,会给球队带来搂头一盆冷水。
在容易进攻的时候,这些后防线的球员会简单地放弃防守位置前出突破,在CSL获得的经验也许能获得一半的成功,但是也可能会成为对手反击的机会。
这种情况出现了几次,在中国逐渐有了自信,提升状态后,下半场后半段便掌握了比赛的节奏,韩国队不断遭受攻击,导致了丢球。整个后防线撤的过后,结果二次球不断被中国得到,在危险地带给对手任意球的机会,第二个丢球是完全被对手压制后所导致的结果。
熟悉中国球员的这种总是冲撞的防守方法,确实起到了作用,但是比赛中暴露的懈怠被对手打进了两球,这确实是很遗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