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少不了大吃大喝,通常是旧菜还没吃完又添上新菜,虽然做了满满一大桌,但真正能一顿吃完的人家却很少,难免会留下些剩饭剩菜。
对待剩饭剩菜,很多年轻人主张扔掉,担心危害健康,而很多节俭惯了的老人则主张保存好,下顿热热继续吃。
剩饭剩菜到底能不能吃?怎样做到妥善保存?如何让剩菜重新变身健康美味?《生命时报》采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给出详细指导。
剩饭剩菜真的会致癌?
我们一直提倡“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要把饭菜剩下,主要是因为剩饭剩菜有三大健康隐患。
其一,是营养流失。比如蔬菜里的维生素C怕热,炒第一遍时已经损失了30%~40%,如果再热一遍,维生素C的含量就更少了。维生素E、叶酸等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二,容易滋生细菌。肉类和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高,深得微生物的“青睐”。
其三,剩菜可能产生致癌物。我们常说的亚硝酸盐就是一种致癌物。亚硝酸盐本身有毒,在胃里与蛋白质相遇,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
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如果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在胃的酸性环境中生成过量的亚硝胺,可能诱发癌症。
做熟的蔬菜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就会有所增加。细菌还可以通过高温消灭,如果食物产生了亚硝酸盐,就连回锅加热都无法消除了。
这些菜千万别留给咱爸妈
过年了,游子们纷纷返乡,父母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可假期过后,很多年轻人又离开家,给父母留下一堆剩饭剩菜。
很多老年人害怕浪费,把剩饭剩菜当宝,一定要吃完才行。但老年人本身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引发胃肠疾病。
所以,老年人吃剩菜剩饭,没了营养不说,万一因此患了病去医院就诊,本来的节省也成了更大的浪费。具体来说以下三类食物最好别留。
首先,蔬菜是最不应该保存的,尤其是绿叶菜,不仅亚硝酸盐含量高,而且最有价值的维生素也消失殆尽。
不过,一般来说越靠近根部,含有容易转化成亚硝酸盐的成分越低,所以豆角、黄瓜、番茄、洋葱等蔬菜可以适当留下,但最好在第二次回锅时就吃完。
其次,海鲜最好一顿吃完。海鲜强调新鲜,剩下后不仅风味全无,而且容易滋生细菌。
最后,包子、饺子等带馅的淀粉类食物。容易滋生葡萄球菌和黄曲霉毒素,高温加热下也无法被杀死,最好一两天内就吃完。
可以留下的食物有:粗粮、豆类,因为它们的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特别丰富,再加热一次也有营养价值;馒头、花卷及饼类可以放入冷冻层,一般能保存一周左右;
肉类可以分装成小份,及时放进冰箱,以后每次拿出一小盒,避免反复加热。
保存剩菜掌握一个原则
剩菜并不是绝对不能吃,保存条件一定要格外注意,凉透后应立即放入冰箱。
保存剩菜的原则是,凉透后用保鲜盒、保鲜袋等干净的容器包好,马上放进冰箱,不要在室温下放置太久。
晾凉再放是因为热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食物的热气会引起水蒸气凝结,促使霉菌生长,从而导致冰箱里的食物霉变。
凉透后,要及时放入冰箱,即使在冬季,也不要长时间放在外面,因为冰箱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同剩菜,一定要分开储存,可避免细菌交叉污染。还需要用干净的容器密闭储存,如保鲜盒、保鲜袋,或者把碗盘附上一层保鲜膜。
剩菜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最好能在5—6个小时内吃掉。一般情况下,高温加热几分钟,可杀灭大部分致病菌。
可如果食物存放的时间过长,产生了亚硝酸盐以及黄曲霉素等,加热就起不到作用了。
剩菜加热有讲究
剩菜剩饭吃前一定要高温回锅,彻底杀死细菌。所谓的“热透”是指,把菜整体上加热到100℃,保持蒸锅里的水沸腾3分钟以上。
这也提示我们,凉菜不论荤素最好都别剩下,因为不经加热,细菌不易被杀死。
不同的剩菜加热各有技巧。肉类通常要加热10分钟以上或微波加热1分钟以上。鱼类可以加上葱、姜、蒜、料酒、醋等一起回锅,既有助于杀灭细菌,还能提鲜。
不同剩菜如何大变身
上顿吃,下顿吃,没有了新鲜感,剩菜做不好往往还容易被剩下。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来次“剩菜大变身”了。
肉类,凉拌、炒菜皆可。酱牛肉、酱肘子等最简单的变身方法就是凉拌,可把肉切片与新鲜蔬菜、调味料一起拌匀;也可以与胡萝卜、芹菜等蔬菜同炒。
还可把酱肉剁碎,与青椒丁、香菜末等拌在一起,加在烧饼里做成肉夹馍。如果家中有小孩,把酱牛肉拍散剁碎,加盐、糖、酱油炒成肉松佐餐也不错。
煎炸鱼类,加热后往往口感又老又硬,其实可以加入彩椒、胡萝卜丁等重新红烧,以酱油和糖调味,就成了一道新菜。
剩饭,除了炒饭、煮粥外,还可将其打碎,加豆腐和鸡蛋做成米糊豆腐羹。此外,米饭还可以与土豆、肉末等搅拌,做成干炸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