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浙东南千年府城。如果说江南古长城是它看得见的地标和历史见证,临海词调则是古城民众心中的艺术符号和文化记忆。
长衫赤脚竞风流
临海词调属于江浙沪一带弹词类曲艺的一个支系,与苏州弹词、杭州南词、绍兴平湖调、四明南词等周边地区曲艺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在表演形式、伴奏音乐、声腔、语言上又有自己的特色。它发端于南宋时期的海盐腔,于明末逐渐演变成熟,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临海词调的兴盛和发展,与明嘉靖年间一个叫谭纶的台州知府有关。谭纶(1520-1577),江西宜黄人,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既精通军事,又酷爱戏曲。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说,谭纶任台州知府回乡时,带回海盐腔戏班,教习本地艺人,并将弋阳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他还请昆山戏曲家对当地流行的海盐腔曲牌、唱腔、伴奏进行改革,强调“字正腔圆,转喉押调”。由于词调古朴清雅,迅速在台州府治城内繁衍生长,并逐渐遍及周边城市。清朝中后期是临海词调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林心培、宋淑兰等一批唱作俱佳、颇有造诣的词调艺人。
临海词调轻松悠闲的演唱形式,清丽优雅的唱腔颇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渐渐衍生为雅俗两派:一为“长衫派”,由出身清高的文人雅士、优闲子弟组成,如昭德社、成文社;一派为“短打派”,由出身清贫的底层劳动者组成,俗称“赤脚鲜”,如逍遥社、风韵社。早先,演唱者均为男子,并根据戏剧人物角色分生、旦、净、末、丑诸行当;唱女角的模仿昆剧、京剧用假嗓小腔来演唱。除檀板由旦角掌握外,其他乐器演奏者均身兼数职。一声清音嗓子亮起,笙弦琴箫齐鸣,庭院、堂前俨然成了戏院——临海人的府爷秉性和喜好结社的习俗,给临海词调的生息繁衍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要回忆要实景
尽管曾经流传于台州大部分县市,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临海词调已无专业表演团体可依托,亦无专业演职人员能传承。现在的临海词调,不过是书上的文字、墙上的图片,是博物馆的展品和旅游宣传册中的资料;即便是听到几声清音遗响,也是硕果仅存的几位老艺人象征性地演唱,或是旅游节的宣传工具。随着老艺人的悄然离世,临海词调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文化传承离不开人,尤其是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体现了这一特质。因此,保护词调老艺人迫在眉睫。传统是一条涓涓流淌的河流,倘若离开人的活态传承,便失去了源头活水,河流将会断流,甚至干涸。祖先的文化遗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消逝。
临海词调的传承与保护,要秉承“以人为本、保护为主、传承发展、讲究实效”的宗旨。当地文化部门要有危机意识,对艺人的口传文化采取抢救措施,采录其现场演唱、口述史料,保存其传谱、回忆录;注重活态传承,帮助他们传承技艺、培养接班人,避免“人亡艺绝”。同时,抓紧时间全面普查散落在民间的临海词调原始资料,如传承人谱系、曲谱传本、传统曲目、曲牌、唱词、乐器、服饰、图片、音像、表演团体、演出场所、演出记录等,并将收集来的资料归类、整理、存档,进行“数字化”保护。在传承保护的同时,充分挖掘临海词调的文化内涵,扩大它的社会影响,使之真正成为千年古城的文化名片。
词调之于临海,如同昆曲之于昆山,评弹之于苏州,沪剧之于上海,越剧之于嵊州,南音之于泉州,纳西古乐之于丽江……它不应该仅仅是古城老人们心中的回忆,而是应该成为年轻人眼中的实景。或许,当它成为一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符号时,临海词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